2022-09-26 19:01:28 来源 : 三易在线
众所周知,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来说,“前摄(前置摄像头)”虽然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厂商们的宣传重点,但它因为有着诸多现实的功能需求,至今依然是大多数市售产品的“标准配置”。
(资料图)
然而,纵观整个行业我们会发现,由于前摄在智能手机上承担的功能并不“单纯”,这就导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前摄的设计可以称得上“完美”。
比如说,安置在边框上的前摄固然不遮挡显示面积,但它会显著降低屏占比,同时自身尺寸也没法做得很大,自拍效果往往很一般。
比如说,常见的单孔挖孔前摄固然能够兼容屏占比和(前摄里的)“大底高画质”,但有的消费者就是无法接受其对屏幕显示区域的破坏。而且,单孔前摄注定无法捕捉面部深度信息,这会降低手机面部解锁功能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不兼容某些软件的“刷脸支付”。
当然,与之对应的是“刘海”或者苹果最新的“灵动岛”设计。它们固然在前摄画质和人脸识别安全性上可以做得很好。但与此同时,其对屏幕显示区域的干扰就会更为严重。
最后,可能有的朋友会想到屏下摄像头(UDC)技术。的确,现有的UDC技术已经能够实现相当不错的视觉观感了——单论屏占比和屏幕“完整性”的话,它们几乎无可挑剔。
但是,UDC前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普遍会存在着感光严重不足、画面要么死暗、要么被算法“提亮”到白茫茫一片的问题。而且,因为屏下摄像头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单前摄的设计,所以不能支持深度信息检测,人脸识别安全性低,可能无法兼容部分“刷脸支付”软件的问题,它们也是全部存在的。
那么,有没有什么设计能够同时兼顾超高屏占比、出色的自拍效果,同时还能实现人脸深度信息检测,增强人脸识别时的安全性呢?
还真有。而这,就是近日被曝光的,来自三星的一份“屏下双前摄”设计。
根据目前曝光的专利图我们可以看到,三星的“屏下双前摄”设计正如其名,使用了两颗屏下摄像头组成阵列来发挥功能。但是,它和目前行业里已有的“前置双摄”相比,又存在着一些很大的差异。
首先,目前行业里常见的“前置双摄”,其两颗前摄模组之间的距离往往是比较近的。这其实会造成一个问题,即两颗摄像头之间的相位差不够大,在用于进行3D面部扫描、或是背景虚化自拍时,效果其实并不是很好。
相比之下,三星的这个“屏下双前摄”方案,就将两颗屏下前摄的距离拉得非常开:其中一颗摄像头位于传统的机身正面顶部,也就是普通前摄的位置;而另一颗则被放置在了机身正面底部,差不多是在屏下指纹传感器的位置上。
这样一来,“拉远”的摄像头距离,将会大大有助于实现高精度的3D面部测量,从而改善面部识别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自拍时的背景虚化效果也会带来直接的增益。
其次,我们前面也讲到了,三星的“屏下双前摄”将两颗摄像头分别放在了机身正面的顶部和底部。这样的放置方法不仅仅是为了拉远双前摄的距离,同时也使得这两颗屏下前摄可以实现一些额外的安全特性。
举例而言,位于机身顶部“传统位置”的屏下前摄,将会在面部识别的时候,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结合屏幕的短暂闪烁)来检测使用者的瞳孔收缩动作。这样一来,手机就可以轻松地识别面前的用户是不是“活人”,从而识破那些使用照片、甚至头模欺骗面板识别的伎俩。
而位于机身正面底部的“屏下前摄”,则有望同时充当屏下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作用。毕竟,光学指纹的基本原理其实也就是一颗短焦摄像头。而且它的解析力一般来说是远没有真正的前摄来得高的。也就是说,使用屏下前摄来充当指纹识别,不仅技术上原理共通,甚至实际效果还可能比“正牌”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更好一些。
最后,相比于现有的屏下单摄方案,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三星这种堆了两颗摄像头的“屏下双前摄”有望带来更多的等效进光量,从而改善屏下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
不过,还记得我们前面讲到的吗?离得很远的两颗前摄,会造成各自的取景存在很大的相位差。而这也就意味着,当两颗摄像头进行合成的时候,它们之间能够“重叠”,能够真正起到“进光量翻倍”作用的画面区域,可能并不大。换句话说,除了显著增加的安全性、更好的虚化效果,以及可能相当高精度的指纹识别效果指纹,“屏下双前摄”唯一的缺点,可能就在于它的拍照品质未必会比屏下单前摄好很多这一点上。不过考虑到如今“自拍”早已不再是大多数手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这样的设计其实也确实没啥问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