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11:07:00 来源 : 文秘帮
摘要:农村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精准把握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极其关键的,这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农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分析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可以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乡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仍然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统计工作质量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作用和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为统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农业属于基础产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涉及范围广泛,在收集农业经济数据时极其容易出现错误的现象,加之农村地区缺少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农业统计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量不断增加,导致统计工作效率下降。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农村统计工作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了信息化统计模式,为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为农村统计人员,应当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认知,对统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此来制定合适的解决策略,完善统计工作体系。
1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作用
1.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统计工作通过对统计理论进行应用,利用科学的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以统计学的方式将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对于管理人员而言能够清晰地了解经济数据的波动和变化情况,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动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问题对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强农村经济的监管效果。精准的统计数据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精准处理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从整体角度出发了解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预估未来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创新发展模式,从宏观角度出发调整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之后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入手考评产业结构改革效益,针对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明确地区特色产业,针对特色产业提供帮扶措施。
1.2强化经济考评质量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需要从宏观以及微观角度出发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这对于我国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在以往的农村统计工作中会受到地区发展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经济评价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经济考评不全面的现象。通过对统计工作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从而为经济考评活动的开展提供合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同时全面的统计数据能够针对经济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对农村经济考核指标进行细化,构建完善的经济考评机制,加强对各地农业经济的管理质量。
2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存在问题
2.1统计工作条件有待完善
2.1.1硬件条件。在信息化时代下农村统计工作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统计工作中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但是在统计工作中硬件条件仍然较差,难以保证大规模数据的稳定计算。虽然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大面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但是只能满足多数网民的基础上网需求,在统计工作中仍然缺少新型的硬件设备。统计工作中电脑这一类设备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系统落后,运行效率低下,经常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2.1.2软件条件。乡镇政府内网专线接入存在着一定问题,部分地区甚至并未接入内网专线,统计人员只可以利用虚拟专用网对数据进行处理。在遇到集中上传报表时,经常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现象,系统无法及时链接。在统计工作中联网直报平台服务器容量较小,网络带宽速度慢,在统计工作中需要消耗的时间较长。在统计工作中没有对各类新型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例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软件系统优化不到位,统计工作系统和实际的工作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2.2统计工作制度不完善
2.2.1工作制度内容细化度不足。在统计工作中制度内容存在精细化水平不足的现象,只是简单地提出了统计工作所需要完成的内容,对于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没有提出明确要求,难以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统计数据通常是由基层部门或者农业生产者进行上报,由于上报时间以及上报方式存在较多差异,会出现数据格式不统一的现象,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后期在分析工作中需要对数据问题进行处理,进一步增加统计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对于统计数据收集处理的流程未进行有效规范,统计工作标准化程度未得到提升。
2.2.2缺失责任制度。统计工作需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如果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到位,会使得统计工作数据出现错误或者遗漏的现象。在管理制度中没有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在统计工作中不能主动对统计信息进行共享,部门联动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在责任制度中没有针对具体的责任问题明确相应的惩处措施,难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在统计工作中如果出现错误的现象会产生责任推诿的问题,后期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取准确的数据。
2.2.3激励制度不完善。激励制度的制定可以充分调动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认真地对待统计工作,从而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管控力度。在制度中没有形成合适的激励机制,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统计工作质量突出的人员没有及时为其提供奖励。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受到了资金因素的制约,统计工作缺少充足的经费支持,无法为统计人员提供奖金以及较高的薪资水平,物质奖励不到位。
2.3统计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2.3.1统计工作人员数量少。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工作量大、人数少的问题,增加了现有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统计数据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现象,统计数据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基层岗位工作环境差,薪资水平低,对于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统计工作力量无法得到补充。
2.3.2统计工作者专业能力弱。以往在统计分析工作中通常将统计分析和会计工作混为一谈,认为二者工作内容相同,未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统计分析,多数由村委会会计负责,这使得统计分析队伍出现了专业性差的现象。统计分析工作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统计学理论内容复杂,对于会计人员来讲掌握难度较大,使其无法合理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具体的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影响了统计分析工作质量。统计人员没有接受系统性的培训,对于现阶段新型统计手段、方法了解不足,在工作中无法及时做到创新,也无法合理利用信息化统计工作系统[1]。
2.4农村统计数据收集难度大
数据收集难度大也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农村经济体系开始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不再是以往单一的种植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统计所需要调查的项目有所增加,提高了数据收集难度。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在其他城市定居,对于这一类人员的经济数据进行调查时会出现不全面的现象,影响后续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提升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策略
3.1改善农村统计工作条件
现阶段需要重视对农村统计工作条件进行优化,为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从而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水平。首先,需要更换现有的硬件设备。农村地区需要增加统计工作经费支持,对电脑进行更换,选择全新的硬件设备,可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使电脑和更多的软件系统进行兼容,为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打下基础保障。在更换设备时务必要考虑到现有软件系统的运行需求以及成本投入,在保证成本控制效果的基础上更新设备体系。其次,大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在统计工作中需要对内网专线进行优化,让统计人员可以通过内网专线进行集中报表上网,优化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验收、数据汇总等各个环节,避免出现网络拥堵的现象。最后,针对当地统计数据质量要求制定合适的统计工作系统。各个乡镇政府需要优化目前的统计工作平台,合理设置工作模块,将统计工作转移到线上,形成标准化的统计工作流程,强化统计数据质量。
3.2对统计工作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3.2.1细化制度内容。在统计工作中需要对制度进行细化,充分发挥工作制度对于统计工作开展的引导作用,促使统计工作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统计工作制度中需要明确针对不同产业进行调查时所需要使用的统计方法、统计手段以及数据处理方式,为统计数据收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和规范。在制度中也需要明确统计数据上报要求,明确各个主体在数据上报中所需要遵循的格式标准、上报时间以及上报方式,尽量要求有条件的主体利用信息化手段上报数据,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能够在系统上留下痕迹,有利于后续针对数据问题进行数据追溯。
3.2.2落实责任制度。在制度中需要明确各个主体对于统计工作数据质量的影响,明确各个部门在统计工作中的职责要求,各个部门可以在统计工作中及时对信息进行共享。责任制度要求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形成岗位责任制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提升数据整体质量水平。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人员或者部门需要及时选择相应的惩处措施,充分发挥责任制度的约束性作用。对于在统计工作中出现数据错误的现象,需要根据数据错误引起的事件严重程度进行责任追究,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问题溯源,有利于提高后续数据统计分析效率和质量[2]。
3.2.3制定激励制度。对激励制度进行优化,明确激励标准以及激励内容,为了能够满足不同统计人员的需求,应分析统计人员的主要需求类型,从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激励,确保可以调动统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励制度中应当将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进行联合,定期对统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为其提供奖金激励,满足职工的个人物质需求。在部门内评选优秀职工,根据统计数据质量水平分析其工作成果,在统计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不仅可以激发职工个人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人员进行创新和学习。
3.3提升统计人员专业性水平
3.3.1积极吸收专业统计人才。在农村统计工作中需要重视对优秀人才进行吸收和招聘,在吸收优秀人才时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和高校进行合作,为前往基层统计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政策优惠和帮扶。高校也需要重点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优秀学生,使其可以正确认识农村统计工作对于整体社会发展的意义。基层岗位也可以实施市场化招聘的模式,面向市场吸收各类优秀的统计人才,为工作队伍注入新生力量,强化统计工作岗位的创新能力。专业统计人才的吸收有利于扩大统计人才规模,解决目前统计人员数量少的问题,减轻统计工作压力,使其可以将工作重点从统计效率上转移到统计质量上,为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提供人力保障。
3.3.2提高统计人员专业性。重视强化现有统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需要针对现有统计人员进行培训,为其讲解专业的统计理论知识,优化知识体系结构,加强统计人员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可以合理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有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在培训中也需要为其讲解职业道德要求,特别是统计工作属于较为特殊的工作类型,涉及大量的经济数据,作为统计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能够在工作中坚守职业底线[3]。
3.4构建大数据统计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下需要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统一的统计工作平台,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结果汇总提供技术支持,形成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流程。将统计工作系统和农业经济大数据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形成统一的数据接口,可以及时将统计数据上传到数据平台上,避免数据在手写或者手动录入过程中出现错误现象。通过大数据平台能够构建数据模型,将统计数据以直观化的方式展示给统计人员,直接发现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对数据进行改正和调整。数据模型也有利于对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数据模型变化可以了解到农业经济的动态化发展趋势,为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便利。
4结束语
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经济考评质量,把握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决策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但是目前在统计工作中工作条件仍然较差,软硬件环境尚未完善,缺少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负责统计工作的职工综合素质较弱,并且统计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给统计数据质量的造成了制约和不利影响。要想提升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应当改善农村统计工作条件,对统计工作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提升统计人员专业性水平,构建大数据统计平台,从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手段4个角度出发对统计工作模式进行创新,进一步强化工作质量水平,构建具有现代化特点的统计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怡康,张雪.“五个统一”为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加钙:浅谈沧州农村统计工作[J].统计与管理,2020,35(1):27-29.
[2]许世卫,代瑞熙,李灯华.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统计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农业展望,2022,18(5):3-11.
[3]冯田.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0):62-63.
作者:王芳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