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10:15:50 来源 : 文秘帮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涵盖了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诸多环节,如果技术运用不当,很容易形成质量隐患。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对象,对混凝土施工一般技术性要求进行强调,同时根据项目特点,着重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装配式
混凝土工程施工内容较多,涉及的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在以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浇筑不及时、振捣不均匀以及养护不到位等问题,且在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往往会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另外,在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时,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也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必须明确质量控制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工程概况
永丰雅苑项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直管区,占地面积66761.83m2,由1层地下室、15栋23~26层住宅楼、1栋3层社区服务中心、1栋3层幼儿园、4栋商业用房、1栋开关站、1栋垃圾收集站、5栋门卫室以及1栋消防控制室组成,总建筑面积256461.42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56342.87m2,地上建筑面积200118.55m2。在结构设计方面,地下室采用框剪结构,地上商铺采用框架结构,主楼采用剪力墙结构,装配率30%,主要包括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和预制空调板。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1一般混凝土施工技术
2.1.1混凝土浇筑
本项目采用商品混凝土,需要严格控制运输距离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满足坍落度要求,以便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和振捣。在输送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散落的混凝土不能用于结构浇筑,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保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清理工作,将垫层或模板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在表面干燥的地方施工时,还应洒水湿润。当现场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5℃时,如果采用金属模板,可以通过洒水进行降温,但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当进行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3cm内。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例如,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反之不能超过6m,若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则需要加设溜槽、溜管以及串筒等装置。在浇筑与墙柱连成整体的梁板时,应在墙柱浇筑完成后1~1.5h再继续浇筑。梁板宜同时浇筑,有主梁的楼板应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应沿着长边方向浇筑,对于拱和高度超过1m的梁结构可以单独浇筑[1]。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否则需要根据相关施工缝技术要求进行处理。
2.1.2混凝土密实成型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振捣工作,如果构件尺寸较厚,需要在两侧安装振动器进行振捣。根据工作方式和使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振动器分为外部振动器、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以及振动台等。其中,外部振动器主要为附着式振动器,直接固定在模板上,适用于钢筋较密、截面较小的梁、墙、柱等构件,有效作用深度约为25cm。内部振动器主要为插入式振动器,主要适用于基础、梁、柱、墙等结构构件,可以按照分层浇筑厚度分别振捣,震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且插入深度不能小于5cm,遵循垂直插入、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保证振捣的均匀性。表面振动器主要为平板振动器,放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适用于薄壁构件,如地面、楼板等。振动器平板需要和混凝土保持接触,严格控制平板覆盖范围和搭接距离,最好振捣两遍,且两遍的方向需相互垂直。振动台是预制构件厂使用的固定生产设备,主要用于振捣预制构件。
2.1.3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整体浇筑,由于施工组织或技术上的原因,在浇筑过程中会留有间歇时间,如果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就需要提前做好施工缝设计。根据相关技术要求,施工缝宜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例如,在梁板式结构混凝土柱施工时,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顶面或者梁底面;主次梁楼盖沿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应设置在次梁1/3跨度范围内。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技术规定,且做好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和湿润处理,经过细致捣实,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2]。
2.1.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一般分为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要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度、技术要求以及构件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其中,标准养护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养护。自然养护是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的覆盖、湿润、防风以及防冻等养护措施,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5℃,主要包括洒水养护和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前者是常用的养护方式,后者不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养护。在进行自然养护时,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浇筑完成后12h内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措施,如果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需要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养护。保湿养护可以采用覆盖、洒水以及喷涂养护剂等多种方式,洒水养护时间应根据不同类型水泥性能确定,当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严格控制浇水次数,以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为准。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表面要覆盖严密,塑料布内应有凝结水,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前,严禁踩踏、堆放杂物及施工作业。加热养护是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加热处理,能有效加快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常用方法是蒸汽养护,主要适用于特殊环境和技术要求下的混凝土养护。
2.2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项目装配率为30%,属于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主要涉及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和预制空调板等部分,有利于减少现场施工工程量,对于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等都能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和整体性能。与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相比,该结构形式生产基地一次投资少,节省了运输费用,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要严格控制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各种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该结构形式可以实现大面积流水施工,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构件生产计划,避免影响施工进程。在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上,应根据施工工艺、接头受力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例如,纵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当纵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应试验验证预留孔、灌浆料以及被连接钢筋等部分,直径超过2cm的钢筋不宜采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也不宜采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与键槽,这样可以增强整体结合效果。通常情况下,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且预制板粗糙面凹凸深度应不小于4mm。预制楼梯与支撑构件之间采用简支连接,在预制楼梯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转动和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间的位移要求,保证在不同抗震设防下最小搁置长度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在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在现场施工时,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重量、尺寸等相关参数配置吊具,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如果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就需要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采取临时固定措施,每个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两道,且支撑点的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后浇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清除预制构件结合面的疏松部分,并作洒水湿润,浇筑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能低于连接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时,做好振捣、养护工作,保证振捣密实、结合完整,在达到一定强度要求后拆除临时固定措施。
2.3重大质量风险控制技术
本项目中,超大面积、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混凝土工程的重大质量风险控制点,主要存在于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等部位。当混凝土结构物实体超过一定几何尺寸时,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热量大,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会导致裂缝的产生,不但会使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降低,而且会导致结构防渗效果变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采用合适的工艺措施,保证最终的施工效果能够满足质量控制要求[4]。
2.3.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可以在底板混凝土中添加抗裂纤维,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其次,严格进行施工过程监控,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最大温升不宜超过50℃;在带模养护或覆盖养护阶段,内外温度差值不宜超过25℃;结束养护后,混凝土结构体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超过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超过2℃/d。为了实现这些效果,可以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最后,在浇筑过程中,尽量减小浇筑层厚度,降低浇筑速率。本项目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按照1∶6的斜度向前推进。为了保证振捣密实,在浇筑形成的斜坡处设置两道振捣点,一道设置在混凝土卸料点,另一道设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采用行列式移动方式,严格控制移动间距,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浇筑后初次振捣,在即将初凝前二次振捣。另外,底板混凝土浇筑时,表面泌水和浆水一般比较厚,需要做好泌水处理,采用合适方式及时将泌水排出。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按标高初步刮平,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这样能够封闭填补混凝土在硬化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模板状态变化,避免出现变形过大和胀模现象,并严格控制预埋件、定位筋以及受力钢筋等的移位和变形情况。
2.3.2其他技术工艺措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留设后浇带也是有效的防渗抗裂技术措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点,合理划分后浇带,做好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清理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可以先刷一层水泥浆,然后使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提高一级,并至少保持14d的湿润养护,避免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点。除了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考虑到施工工期、成型质量以及劳动力投入等综合因素,在地下室底板和顶板部位,可以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减少后浇带的留置数量,加快施工进度。将施工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块,通常地下室底板分段长度不宜超过40m,顶板分段长度不宜超过16m,遵循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以及整体成型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混凝土凝固前期性能尚未稳定、容易释放内应力的特性,隔一段浇一段,且相邻两段间隔时间不少于7d。跳仓接缝处按照施工缝的技术要求进行处理,从而有效解决了超大、超长、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难题。跳仓法施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混凝土浇筑时,首先进行W2-1、W2-5、W2-3区块的施工,然后进行W2-4、W2-2、W2-6区块的施工[5]。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在不同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的内容也不同,除了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针对重大质量风险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结构整体性能,解决防渗抗裂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温东北,李强,曾胜,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22,49(10):55-58.
[2]廖茂森,陈朝辉,柴小龙,等.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缝的处理[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增刊1):281-282.
[3]龙跃聪.浅谈施工现场混凝土养护质量管理[J].四川建材,2022,48(8):12-13.
[4]曲豪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1):245-247.
[5]李林.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研究[J].散装水泥,2022(5):159-161.
作者:谢青生 刘勇 张方平 王志宏 朱建斌 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