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12:23:56 来源 : 文秘帮
物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包含仓储、运输、贸易等多个环节[1],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技术融合有重要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外贸易越来越频繁,相关的物流人才匮乏[2],不利于物流产业进步,“岗课赛证”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可以将物流专业教学划分成各个教学阶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3],现存的物流专业教材往往不能满足新形态教学需求,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新形态下有效的物流产业教材。为了深入研究物流专业的教材开发建设现状,相关研究人员通过中文电子图书库对其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表明[4],目前与物流专业教学相关的图书已经突破了3000册。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多数物流专业教材均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部分[5],即基础教学部分、平台教学部分、标准教学部分、应用教学部分,但大多数教材均以理论教学为主,整体教学适应性偏低,且缺乏相关的教学应用案例。
【资料图】
1.岗课赛证背景
为了满足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需求,我国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了“岗课赛证”这一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6],“岗课赛证”可以推动教学内容进步,提高课程与人才培养需求的适配度,其主要组成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由图1可知,“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几个培养部分,如下:“岗”培养部分主要培养物流的核心技能,设置的课程和教学标准均需要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学生传达物流专业的岗位综合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岗”部分的教学还结合了目前物流教学现状和就业标准,设置了采购销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运、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教学任务有效地进行针对化管理。“课”培养部分主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其主要通过实践课程[7]、教学方案、岗位认知等确定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化教学。不仅如此,该培养部分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全新的课堂模式,建立了与目前物流教学相符的教学体系。“赛”培养部分可以展现较深刻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标准设置相关的竞争机制,例如开展实训教学比拼,本地教学考核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的物流教学赛事必须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直接联系[8],因此必须将实际赛事与新形态教学内容相融合,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效果。“证”培养部分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学生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仓储职业技能证书等证书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不仅如此,该培养部分注重职业证书与课程的联系性,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2.高校物流专业教材探索必要性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与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相关,因此,对高校物流专业教材进行探索十分重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响应国家需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家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重视了校企合作,有效地开展了部分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物流专业教材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材的教学有效性[9],使其承载有效的教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学习中的规范、先进的技术等与教材有效融合,实现全面更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二,满足“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需求,随着“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提高教材与实际工作的适配度,急需进行专业教材探索。进行专业教材探索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项目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全面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其逐渐满足“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第三,补充物流教学内容,高校物流专业属于一门特殊的交叉性学科,其涉及各个领域,因此其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较高,整体教学需求与其他专业相差较大,因此,为了满足物流专业的教学需求,保证物流作业流程,最大程度上提高物流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需要积极进行教材探索。
3.高校物流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问题
结合高校物流专业教材教学现状可知,目前高校物流专业教材的理论知识比重过高,与新形态教学的适配度偏低,因此本文结合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标准,详细地分析了新形态教材开发面对的问题:第一,受传统高校物流专业教材影响,在开发新形态教材时,往往难以进行教学框架调整。原有教材的知识体系过于刻板,难以提取相关的教学元素进行合成开发。除此之外,如果不强调原有的教学知识,仅进行新形态教材开发,则无法形成专业化教材框架,且无法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支持。研究表明,目前高校物流专业教材的实用性较差,大多数仅论述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未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新形态教材开发时,往往难以向其中添加针对性实践部分,形成的教材仍具有原有缺陷,难以解决学生的教学互动问题。第二,受计算机发展的影响,现有的互动教学往往需要应用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因此难以有效地进行教学互动设计。常规的物流专业教材往往使用理论知识填满教学空间,教学无法得到突破,自然无法接纳其他互动教学内容。第三,大多数教材的使用时间较长,存在较多落后的知识点,与物流专业岗位的适配度极低,存在严重的教材老化问题。不仅如此,进行新形态教材探索的专业人员所理解的知识也逐渐老化,难以与社会接轨。很多研发人员未对现有的物流岗位及教学要求进行调查即开始进行教材编写,导致编写的教材缺乏教学特色,存在严重的雷同现象,很多教材甚至一模一样,严重降低了新形态教材的教学作用。第四,实训教材与教学内容联系微弱,很多物流专业教材均采用电子版的形式由教师发送给学生,这部分教材往往是从原有教材中摘抄的,因此缺乏一定的适配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仅注重实际考核方向及考核结果,待考核完成后立即将教材删除,未及时进行保存,导致教学内容记录性较差,大多数教学资源丢失。很多高校在新形态教材开发过程中投入偏低,严重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开发,导致教材的内容与物流专业的教学标准相差甚远,无法与教学知识相匹配。
4.高校物流专业“岗课赛证”的新形态教材开发策略
4.1完善教材实训内容
在“岗课赛证”模式下,需要积极对现有教材和原有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划分教材的实训空间,有效地完善教材实训内容,提高教材的适配度。可以结合各个高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需求,从岗位要求、社会发展、人才合作出发,开发专业化教学教材,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有物流专业的各个岗位进行针对化分析,判断各个岗位的特色化需求,设计教材实训内容,完善教材的实训部分,使教材的教学内容更加完整。针对教材的重点部分,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标准,提取教学技能指标,明确各个实训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并设置有效的实训教学考核标准。在物流专业教材中,可以设置多元化教学场景,研究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提高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教材中添加实训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相关的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2创新活页教材模式
活页式教材可以将物流专业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以原有的物流知识做支撑,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以实践内容为主,展现物流知识的实用性,创建全新的教材结构。学生可以利用全新的教材结构处理物流工作案例,锻炼自身的职业能力,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价。常规的物流专业教材缺乏有效的评价空间,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自然无法有效融合,影响物流人才综合培养,因此,在后续新形态教材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从教材结构入手,改变原有的章节式教学体系,创造融合式教学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需求相适配。在教材内容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更改原有的教材项目结构,打破规章式教学体系,积极对内部知识进行重构,采用全新的物流知识及物流技术进行教材编写,解决教材的知识逻辑问题,形成全面化、综合化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物流专业教材的开发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流产业发展,其原有的教材也逐渐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物流人才培养问题,急需对新形态教材进行探索。“岗课赛证”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物流专业的发展相适配,为了解决新形势下物流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物流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新形态教材的有效开发策略,为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引用出处
[1].夏丽丽.探讨基于“1+X”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活页式教材开发[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230-232.
[2].欧江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物流叉车教学中的运用———以“叉车操作实务”中的卸货上架内容为例[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58(04):216-218.
[3].许静艳.新建构主义下BOPPPS教学模式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以《物流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1,26(14):51-53.
[4].李晓萍,郎吉圣,吴影辉.智慧物流环境下物流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21,40(01):38-44+66.
[5].姜洪,李俊峰,谭洁.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编制的思考———以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标准编制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7):13-17+35.
[6].甘俊伟,廖伟,罗永.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冷链物流”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22,41(05):148-152.
[7].刘宏伟,郑健,张梦颖等.基于PDCA+双循环的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研究———以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4):169-171.
[8].刘宏伟,郑健,陈欣等.基于OBE+过程评价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大学《物流学》为例[J].物流科技,2022,45(04):167-169.
[9].王冠雄,汪传雷,吴海辉等.新文科背景下基于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物流工程技术与装备”课程教学改革[J].物流技术,2022,41(03):112-115.
作者:钱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