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1:22:30 来源 : 文秘帮
初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学校知识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着许多变化。心理压力大,有的变得比较内向,有的则性格暴躁、脾气很大。两性话题成了青春期发展的中心内容,使青少年的意识、心境、行为染上了一层神秘、难以捉摸的色彩。加之进入初中后,又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以及突然增加的许多科目,更加艰深的学科知识,还有老师较高的要求,就会很茫然,会不知所措,会无所适从,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躁、恐慌不安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位初中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系统的班级管理教育策略,使同学们积极融入班级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其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充满关爱的班级中不断成长。
1.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与学生谈心是师生实施心理交流的途径 (1)不居高临下。在以选择为标志的当今社会,在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中,师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导航者,与学生的谈心应是交心。教师要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去除自身的师道尊严,与学生换位思考,以为学生设身处地的着想来学生的亲和动机,弱化自我意识对外界教育的 过滤 功能,学生就会敞开心灵,如饥似渴地教师的教诲。教师也才能真正其内心世界,地适合于教育的良方秘诀。
(资料图)
(2)不空洞说教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的人,与学生谈心动真情、讲真话。真情是无价的,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教师应用真情,感染学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出既定的生活圈子,摆脱因烦躁带来的不良情绪。空洞的说教只能学生反感。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小事去理解、学生,学生感情涌动,就会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自身的努力教师期待,,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易于、而且乐于行动。
(3)不一锤定音 。中学生正心理自我时期,往往总是按自我意识去理解、认识客观世界,,与学生谈心时,一锤定音会使学生萌生逆反心理,耐心地教育、和风细雨地开导,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促成其产生道德的动机,并能使其动机转化为的目的。
(4)不急于求成 。捕捉与学生谈心的时机,既是教师的策略,教师的智慧。有自控能力的学生一旦犯错,常常会引起内心的自责,谈心点破,使其失去自信;性情孤独的学生一旦犯错,总希望他人谅解,教师的严肃批评,往往会伤害其自尊;性格倔强的学生一旦犯错,教师找其谈心,往往总是情绪偏激,强词夺理,或避重求轻,反而会敌对心理。与学生谈心,看其火候 ,不必操之过急,冷或的暗示,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2. 注重双差生的转化 他们在一个班级中人数不多,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他们的影响往往不可忽视。能否有效地使这一群体受到良好的教育,促其积极向上,不仅对于一个团结、友爱、文明的班集体的形成,对于班级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建立关系极大,而且对于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整个社会的安定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正确对待双差生,帮助他们进步,促使他们转化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老师要真心与双差生交朋友,建立一种亲密的友谊,而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处处把自已摆在训导者的位置上。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变课堂上接触学生为平时多主动接触学生,变守住讲坛授课为深入到学生座位中间讲课,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2)要理解、信任、尊重学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对于这些学生,必须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种,并从多方面关心,帮助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赞许、表扬、鼓励,给们们以信任和委托。发现他们有了错误,不要轻易去揭短,不是当众批评,而是要耐心倾听他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可以使他们认识到错误,激起他们争取和保持荣誉的意志和行为,促进其对过错行为的矫正。
(3)要有耐心,要逐步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确立不同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而不能要求学生一夜之间彻底觉悟,任何急于求成的想法,都是有害的。我们在实施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就要依据每一个特殊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制定阶段目标。最初的目标可以制定得很简单,使得他们稍加努力便可完成。
3. 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时时处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一点都不错。我班有位优等生,开学初,学习努力,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学习退步了,上课也没有精神,瞌睡多了。于是,我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看家中是否对孩子有什么压力。在我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该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和他一块住校的事几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常不按时休息,还有偷盗行为,曾叫他参与,但他没有去,他怕这几个学生打他,时间一长,他便发生了上述现象。于是,家长在我的建议下立即帮他更换了住处,他又和以前一样优秀了。优等生需要表扬,后进生更需要鼓励。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我班有位同学的父母离异,尽管学习不好,可劳动积极,每次学校大扫除他扫地、擦门窗排桌椅,忙的满头大汗,还不停的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干?”我趁机对她说:“老师特别喜欢你现在的表现,如果你在学习上再下点功夫,就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那时,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老师也就更加开心了。”他听了我的话也比较高兴,接下来他时常到办公室来问问题,尽管他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
4. 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如何付诸实施:(1)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班主任上班会课也应如此。(2)要多检查,指导厌学者的作业.这样,才使他们体会到平等观念,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好学上进。(3)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4)多指导学法,交给学生学习“钥匙”.教给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诱发学习的学习兴趣。(5)联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6)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
关键词:掌握关键 适时教育 促进成长
在平时的学生思想教育中,我们都感到初中学生似乎比较难以教育。在比较激烈的反思中,自我以为,学生不是怎样的难以教育,而是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欠考虑其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俗语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而只是我们不会教育。因此,在诸多的教育中,注意去抓住关键,并进行比较适时的教育,获取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掌握思想教育关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都好于提出这样的口号:学校无小事,事事育新人。作为班主任,也多好于对学生的一切都施行一定的管理,近乎就是那样的眉毛胡须一把抓,教师本身可以说是累得精疲力尽,学生还就是那样的不领情,甚至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恭维。因此,在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学生,就是那样的规规矩矩,背地里却在做着许许多多有悖自身健康成长的事儿。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初中学生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必须善于抓住关键。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是什么?窃以为应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方向问题。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应当是理想教育,应当说竞争意识的教育,应当是理想为人和为事的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是什么?作为处于新发展时期的学生,必须从当今发展的相关特征思考学生的教育内容,譬如进入21世纪,创新已经是民族进步的核心理念,那么在这样比较关键的时期,则必须考虑学生的创新教育问题。如让学生在自己的现在就开始考虑创新,并进行相关的创新,多开展创新活动,多参与创新的实践。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是什么?还应当就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正面教育。初中学生在学校乃至于家庭和社会犯点小事不要紧,作为施教者不要去无限上纲,不要去简单粗糙和粗暴地威吓学生。应当说缺失于人文情怀的教育,不仅仅就获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当学生逆反于班主任,那将完全可能是一发不可收拾。
二、掌握思想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平时学生思想教育中,老师总以为教育得比较及时,当一些学生出现着行为习惯上的不轨时,老师便将对学生进行着教育,致使学生能够将行为不轨的问题就消灭在萌芽状态。这能够说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及时?窃以为还是完全意义上的不能,完全可以说这是初中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亡羊补牢。虽然相关的亡羊补牢能够获取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有时的亡羊补牢则为时已晚矣。所以,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当真正意义上掌握教育的时机,只有真正掌握思想教育时机,才可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中学生的教育时机如何去把握?平时注意了这样几个方面的结合:首先是注意思想教育与学科课程的密切配合,作为班主任应当谙熟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努力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可教育资源。学科课程中有不少充满着雄壮和柔情美的德育教育资源,利用如此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陶冶启迪性的正面教育;其次是注意思想教育与地方资源的密切配合,作为初中学生所生长和生活的场所,从相关意义上说都有学生能够引以自豪的地方。当学生去耳染目濡家乡壮丽的河山、家乡美好的前景,那给学生所带来的是什么?不仅仅就是比较简单的自豪,而且能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情趣。再次是注意思想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配合,如初中学生多食宿在校,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学生不仅仅就是在学校的为人,更为主要的是建立起一定的习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掌握思想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宜过多的进行口头说教,而应当多让学生进行比较丰富的教育体验。体验教育近年来是广大教育专家都在大声疾呼的,体验教育具有德育本体论的意义,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学生思想教育的体验大致离不开这样的环节,可以是陶冶性的教育环节。现在,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乃至社会可供学生耳染目濡的环境相当的丰富,作为实施德育的学校需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平时我们不要一味地让学生就是家庭、路途、学校三点一线,应当多引导学生去扩大视野,多让学生去欣赏窗外的世界和校外的天空。如果我们去布置一些欣赏性的德育实践作业,那一个个学生将会一箭双雕地从事着校外一切美丽的欣赏。当学生去目尽一切,那将会产生大自然竟然就是如此的美丽;也可以说启迪性的教育环节。应当说能够启迪学生心智的内容时极为丰富的,从宏观去看可以就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从微观去看也可以就是一根小草,还可以就是人们所看不到的微生物。如我们可以结合化学教学,让化学中的原子、分子和粒子启迪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让学生得以启迪,世间万物都具有相当多甚至就是相当大的作用,我们的未来可以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也可能就是一个极不起眼的侏儒。但我们既然存在,那就有着完全存在的价值,我们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也完全可以去发挥巨大的效用;还可以说是匡正性的教育环节,对人应当说是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对于中学生也应当以一定规矩的约束去达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匡正学生的行为,需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去力所能及,可以起到比较理想的促进效果。
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已经开始引起我们的思考,还应当引起我们比较深入的思考,比较深入的思考,所思考的问题才显得比较深刻,其指导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才会相对深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J].江苏教育研究,2000,(04).
[2]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朱永新.享受与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1、把握好青春期带来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悄悄地走进了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是独立意识增强、自尊的意识增强,告别依赖、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是他们强烈的愿望。为此,教师要留心关注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须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的改变开始留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倾听他们的想法,搭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以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是做好引导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为初中学习开好头。随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从小学到初中、从偏僻的山村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中学,农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在悄悄地改变着。很多淳朴、敦厚的“山里娃”已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他们开始向朴实与忠厚挑战。他们开阔了眼界和增长了见识后,将逐渐接受一些以前看不惯的新事物……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看到开放给农村孩子带来好处的同时,更要警惕随之而来的负面作用。许多不良的习惯和歪风邪气会悄悄地腐蚀了我们山区学生朴实的本性,会给他们像山泉一样纯洁的的心灵蒙上各种灰尘。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农村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行为变化,在引导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
3、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员。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老师还应该学习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来自农村的初中学生有很多心理上的弱点,如孤僻、胆怯、自卑、脆弱等,教师要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阴霾、克服心理失常、排除心理障碍。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疾患,教师要联系实际适时地加以开导、耐心地引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行为,教师要在谅解的前提下灵活多样地处理,本着教育与帮助的宗旨来对待,想办法恢复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放下架子,走近学生
1、要努力改善师生关系的质量。在广大农村初中学生的眼里,老师总是庄严而神圣的“师道尊严”①在他们的心理有很深的烙印。农村初中生对老师往往是敬而远之的,这在师生之间便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墙。对此,我认为老师要放下架子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消除他们对老师的畏惧感。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充分地尊重农村学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赞扬,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小事,也不要轻易放过,让他们从中树立起应有的自信心,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②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引导教育才会少一些障碍、多一些顺手的方法和路子。
2、要多了解一些特殊学生的情况。同在一个班的学生情况是形形的,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贫困家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是孤儿、有的存在生理缺陷、有的却是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 这一些情况我们都要掌握得清清楚楚,才能根据不同的问题作好恰当的引导,特别是自卑心理较重的学生关注得尤其要多。所以说在思考和选择引导教育的渠道时,我们首先要做好调查与了解,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做到摸清底子、心中有数,引导教育的工作才会做得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事实表明,农村中学生大部分有胆小、保守、不善于交流的特点。教师面对农村学生千万不能站在讲台上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不要把自己当作法官,把学生看作犯人;在平时也不能拿教育者与被教育着的身份来严格地区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要主动地亲近学生,放下不应有的架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达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不再是既尊敬又畏惧。
三、联系实际 疏导有方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所处地域和生活的家庭环境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处处表现出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的弱点。据调查,一个班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占大多数。他们对读书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要么迫于家长的要求、要么害怕触犯了政策法规而受到处罚,或者是盲目地跟着别人来上学。因此学习过程中求知欲望不强烈、学习动力不足。针对以上存在的现象,教师必须加强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逐渐明确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上学读书应该怀着远大的理想,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出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以此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不再是被动地学习。此外,还需要选取一些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成功例子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提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并逐渐树立起追求美好生活、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学习奋斗的远大理想。
2、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用爱去唤醒每一位学生的良知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而相对来讲,来自农村的初中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农村初中学生生性胆小、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暗示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向他们透露出对学生充满了期待与信任,用爱的力量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像春风化雨一样去滋润他们的心田。比如说,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生活上微小的帮助都会让学生看到无限的希望。多给学生一些关爱,有利于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有利于对学生的智力和品德产生良好的影响;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要相信“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并可以在引导教育农村初中生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试验。
3、要学会宽容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③况且我们的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一定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要正确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和犯错误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淳朴厚道,但是在礼仪和礼貌上往往更差一些,比如说冒犯了别人却不会恰当地道歉,得到了关怀和帮助后也不会很好地表达谢意等等。教师一定要包容他们的种种不是,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千万不可斤斤计较、或产生不应该有的偏见。虽然农村初中学生表面上不怎么招人喜欢,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潜在的优点,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大度海涵,即使是对你不尊敬、冒犯了老师的学生也应给于必要的宽容。毕竟是来自农村的,他们更需要得到教诲与引导。比如说,陶行知先生“用三块糖来教育犯错误的学生”就是充分发挥了宽容和鼓励的作用。让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也多一些宽以待人的举动,用宽容和关爱更好地引导农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强调一题多变深化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变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运用转化思想,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深化创造性思维。如已知甲数是7,乙数是5,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很快说出了得数。为了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让学生继续动脑思考,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提出不同问题。学生提出了:⑴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⑵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⑶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⑷甲数是乙和甲和的几分之几?⑸甲乙两数和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等。这样通过一题多问的训练就深化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a.例如:在教学生“水”“饭”等生字时,除了教学生用学过的生字组成词以外,还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口头组词,并口头用组成的词语再说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为学生学词、学句、作文打下基础,又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生字“水”时可以让学生口头说:“水”;“河水”;“河水清清”;“一群白鹅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来游去”。水:矿泉水;我爱喝矿泉水;我家附近的商店里有很多瓶矿泉水;可供全村人饮用。水:雨水;地上的雨水不断的流向低处。饭:米饭我爱吃米饭;妈妈做的米饭又白又香。我请小朋友来尝一尝。饭:饭桌;饭桌有各式各样的。园的,方的,大的,小的,颜色也有很多种。饭:饭后;饭后我帮妈妈洗碗。饭:吃饭;我看爷爷吃饭很香。我特别高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连字成词,连词成句。例如:学、写、学、生、字、习。可连词学习;学生;写字。可连句:学生学习写字。
b.在学生掌握了所学生字后,把生字分成部件让学生重新组成生字。在活动过程中即巩固了所学生字,又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视角,有了新的启迪。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出题方式来考所学生字,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而不是枯燥的重复练习。例如:学习生字早、妈、灯、爸、看、送这些字时,在教学完生字后,教师可出“找朋友”一题:日、父、十、火、巴、丁、关、手、之,目。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或卡片重组的方式找到朋友。学生会很感兴趣,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把上面的形式变化成:看谁找错了朋友,请你帮帮他们。教师出示错误卡片,请学生重新组成正确的字。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题方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体育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也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跳绳时,可以让学生做出各自不同的跳法,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的跳绳方法多。还有在玩皮球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创新教育。
四、在劳动中对初中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在劳动中,学生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此时,应及时启发鼓励学生有创新意识,想出新方法、新路子,使学生爱创新敢创新,有浓厚的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把创新落到实处。
五、在音乐课上对初中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在上音乐课时,不但要交给学生音乐知识,也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例如,可以让学生唱出自己作词作曲的不成熟的歌,也可让学生把一首歌用另一种形式唱出来。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综上所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从入学抓起,坚持不懈,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的思维由量变到质变,从而达到思维的高阶段。
[关键词]初中学生 教育方式 方式分析
初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他们能否顺利的走进高中。家长们往往都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一直都挺好的,没下过八、九十分,怎么一到初中就这么差了,连考及格都这么困难?其实,初中的学习也不是那么难,只要掌握好了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有出色的成绩。
初中正是人的一生的“过渡时期”,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时期”,“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也不同高中学生那样有独立的思维,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生理上一系列的变化,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太轻易表露思想,不再喜欢和家长或老师沟通,不愿家长、老师知道自己的内心想法,更多地是和同龄人或比自己大一点的孩子交流。初中学生处理问题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愿家长、老师干预,有些事情甚至不愿让同学知道,表现出一种“小大人”的特点。对于家长或老师的指责,他们往往反应激烈,有的是“不让我做,我偏要做”,有的则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时的他们硬的不吃,软的不听,很让家长和老师头痛。与此同时,他们在人格尊严上有了一定的需求,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这对教育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可以此为楔点让他们接受教育,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我是在初中任教,所教学科又是学生比较头痛的数学,所以经常需要找学生聊天与谈心,下面,我就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问题一: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一般反映在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喜欢做小动作,作业不能独立或按时完成,这在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从初一到初三课程内容逐渐增加,学习负担逐渐加重,有的学生能巧妙地安排时间应付自如,显得较轻松自如。有的学生忙于应付,感到越来越吃力,就会放弃,干脆不学。还有部分学生需要老师随时随地的督促,老师抓得紧,成绩就上去了,老师放松,成绩就直线下降。虽然初中学生的思维已经有独立性,但他们同时还保留有孩童的部分特征,使得他们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虽然思想上想做,但意志力不够,不能坚持。比如:当看到考试不及格时,伤心难过,下定决心好好学,三天过后,一切就又恢复原状。
问题二:过度“自尊”。
在数学课上,有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同学都在做老师出的习题,有几个学生抄了题目后就无所事事。于是问了其中一个同学,为什么不做题,他说不会。单独给他又示范了做题的方法和步骤,可这位同学做题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他的同桌是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我问他:你怎么不问一下你的同桌,他会给你讲的。这位学生低头不语,我猜测性的又问了一句:你不好意思问?他点点头。其实这样的学生很多,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想学,就是因为基础太差,听不懂,又害怕别的同学笑话他们“什么也不会、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所以就把问题积压下来。更有甚者,见到别的同学问题,就会在旁边冷嘲热讽。他们害怕问题,因为这样可以暴露出他们不懂、不会的一面,他们一时的“自尊”,成为他们学习中最大的障碍,阻碍了他们攀登的步伐。
问题三:缺少关爱。
现在是大班级教学,一个班人数较多,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随时随刻注意到每一位同学。学生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如果他们感受到了漠视或者是压抑,就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不听讲、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等。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只是训斥孩子,不能坐下来和孩子平等的、朋友般的谈心和聊天。而初中的学生对父母还是有着依赖性的,他们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尤其当他们在各种新的生活和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得到父母或老师的关照。相比小学和高中阶段,初中学生内心体验到的孤独感在这个时期比较多。
针对初中生的这些特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身教重于言传
这一点我感触颇深: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在书写解答题时,最后一步没有写完,只写了“答……”。然后对学生说: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写了省略号,你们在作业本上可不能这样写,必须写完整。结果交上来的作业,很多学生照着学,最后一步写的是“答……”。哭笑不得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做到,老师和家长必须先做到。不仅在教授知识时如此,就是在课下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有模仿的可能。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就更大了。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风格就是一个班的风格”,这话就是对身教重于言传的最好诠注。
2.重过程大于重结果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样,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数学是一门较难的学科,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时,就不能再指责学生了,应该尽可能多的帮助、鼓励他。在别的学科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能只看重学习的结果,更要看重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3.降低要求,逐步实施
不要给孩子制定他们一时无法做到的计划或要求,可以将要求分解,先从简单的、基础的做起,一步步实施。曾经看过一个世界马拉松比赛冠军的采访,在介绍经验时他说:他没有把马拉松看成是一项长跑,而把它分成了很多段,每一个目标都是很容易到达的,这样就不会感觉到累了,跑起来当然也就轻松了。学习如同长跑,要让孩子感觉到目标就在前面,只要再跑几步,就可以到达。这对孩子学习信心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先让学生将作业的字迹写工整,再要求每次弄懂、做对几道题,下来是错题的订正。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生最大的欢乐与最大的满足,最强烈的进取心与内心最深处的宁静感,莫不来自充满爱的家庭和集体。”关于初中学生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抱有一颗爱心,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初中生心理素质训练教学指导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家庭中都是以独生子女的身份受尽宠爱,所以在与社会的交流和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编,七年级下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首先论述了生命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人的基本生活品质:自尊、自立、自强,结合每个章节的概念分析、具体事例论证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学生在与教材和教师的交流中逐渐实现自己准确的价值定位和人生定向,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合近几年社会上的初中学生发生的恶性事件,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对于培养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进行不懈的努力。将整个初中生的思想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起来,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奠基作用。
二、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1.结合教材的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依靠逐步的累计最后实现总的价值。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的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对自己的责任,主要是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明白只有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更好的与生活和社会进行交流。八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法律的责任意识,就是要懂法、守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同时应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这是学生在法律意识层面的主要职责。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国家责任的承担,在承担自我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于国家责任的承担,对于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个人连接到社会,最后归于国家责任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就要遵循这样的线索,利用合适的教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这节课时,把握课题的主要教学目标“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自立的行为和不自立的行为进行区分和比较,对于现代初中生的依赖心理进行分析和改正。比如说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家里能够干什么,会不会洗衣服,会不会帮爸爸干活,会不会在犯错后主动承担错误,这些都是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到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生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减少家长对于孩子生活上的帮助和溺爱,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独立,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2.老师以身作则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我们常说为人师表,老师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现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无形中就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实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在九年级第四课《保护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声音影像功能,通过视觉直观的信息体验来感受现代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让学生在讲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污染环境的现象或者自己是如何保护环境的,老师在学生们的发言之后,做出总结和提出建议,以自己生活中的细节来向学生展示可以从哪些方面保护环境,还可以让学生组织实地的考察和调查,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3.关注时政和生活培养学生对于时政和生活的关注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再完美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社会,在深刻的理解都要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只有关注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真实事件,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于自我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国家责任意识的重视和实践。例如近几天是中国两会召开的重要时期,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两会的会议内容,将自己认为印象深刻的提案记录下来,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结语本文通过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基本论述,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设置特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培养策略,相信一定能够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创造能力;意义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新课改要求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色,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从现阶段初中教学情况来看,对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认识并不深刻,多数美术教师依然还停留在最初的教学理念中,单纯的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下明显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引起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视,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美术教学目的。
1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学校实践中,采用的一种独创的、富有新奇特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主要体现在创造力和立异精神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创造性思维并非人天生所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的努力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造性解决与分析问题的根基。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上有着强烈的要证明自己的渴望,并存在明显的叛逆心理,同时也会有很多独特的、独出机杼的想法。除此之外,初中生在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此时若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将他们思维中那些奇特想法激活,便会形成一种创造欲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创造能力,而且这种创造能力还将对其以后长时间的学习与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竟争的核心。尤其是在当今人才短缺的社会现实面前,人才之间的竞争,人的创造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初中美术教育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2.1启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创造的根本,同时艺术创造也具有启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美术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引导学生对其意识中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创造与重组,形成新形象。而这种想象能力的培养又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起到反作用力,二者在相互影响下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美术创作,帮助教师更加顺利的开展美术教学。
2.2培养学生观察力
艺术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又无形地引导学生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并将其所看、所思、所想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曾说:“创造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会取舍与对美好内容的留用,然后通过美术作品将自身主观感受与物体的融合景象进行呈现,从而在一种潜意识中不自觉地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作用,为其更好地参与美术教学,进行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2.3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众所周知,发散思维是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基础,通过发散思维,改变事物原有的逻辑关系,对事物进行重组,便可创造出新的美术作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摆脱某种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完成美术创作。
2.4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若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那么他的学习愿望就会相应更加强烈。初中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内在潜能被逐渐挖掘,顺着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完成每一次美术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便会将这种情景下的美术学习当成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仅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还能绘画出与自己想法、自身灵魂相一致的美术作品。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美术课上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3基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建议
首先,在新课标要求下,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要求,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各种绘画技能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创造能力,并在这种创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为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及发散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其美术作品质量。其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多媒体计算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美术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灵活生动的案例向学生传授美术绘画技巧,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最后,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应改变传统单一的模式,形成多元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一方面为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美术教师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培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耿东.初中美术课学生创造素养的培养[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93-96.
[2]谢娟.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3]陡晓洮.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J].大众文艺,2011,(08):253.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情感教育;缺失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成功而感到愉快,因失败而感到悲痛,因敌人的挑衅而感到愤怒,因祖国的成就而感到欢欣,因美好事物而产生爱慕之情,等等。所有这些喜,怒,哀,乐的体验都是人对参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反映形式。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快,大脑发育迅速,特别是现阶段,作业负担沉重,几乎整天困在书本作业里,心理负担也非常重。所以老师或家长要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初中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
我在农村任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深切体会了农村初中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现状。目前,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轻壮年劳动力外流发达城市、农村合乡并镇的行政政策,导致农村学校学生生源不足、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关键在教育上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以至于农村初中学生表现出封闭、敏感、不自信、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表现出难以适应。
二、农村学生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1.父母的客观因素导致学生无法触及家庭亲情关怀
家庭对于个体成长而言极其重要,是很多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场域,孕育于家庭生活中的家庭亲情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更加弥足珍贵,处于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其知觉、思维、自我价值观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性格、庵省⑿巳さ确侵橇σ蛩氐姆⒄棺变都比较快,是一个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因为父母离异,父母一方亡故,残疾,父母双方智障或一方智障,父母远出打工,等等因素,直接缺失家庭亲情关爱,而这样地学生在我校占了近20%。我所教的学生有父母双方智障的,有一方智障的,离异的,单亲的,婚姻家庭关系复杂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占了班级一近四分之一多。孩子家庭情感缺失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2.父母知识结构导致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
农村父母普遍存在知识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偏差,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方式了,在农村经常看到父母本身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缺点错误时就大发雷霆,使孩子心理上难以接受。我所任教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大多数都是父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就是父母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自我意识膨胀:狭隘、任性、依赖性很强,承担能力差。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
3.孩子自我成长外界推动因素的缺乏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资金的不足,师资力量的薄弱,分配不均,学校很难组织发展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的活动。在课程以外知识的获得上要比普通城镇学校学生更受限制。学生看课外书的时间和选择范围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接触参加现代社交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接触现代社会的大容量信息机会不够多。农村学校的落后,限制了孩子思维多方面的发展。
三、对农村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新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中,不乏对学习恐惧、畏难、兴趣差的学生,教学需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学生情感教育非常有必要,不可忽视。
四、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策略
1.课堂教学中对情感目标的恰当把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是课堂,教师与学生交流最多的是我们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以仁爱之心关心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发展,为他们的学习营造和谐的氛围,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情感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较大,作为教师要特别爱护学困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引导,给予其肯定评价与热情鼓励,多多践行赏识教育。对于家庭情感缺失的学生来说,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尤为重要,而不仅仅是英语成绩。若学生没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再好的教师、教材和教法也无济于事。教学活动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能起着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认识过程。
2.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
作为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知识,首先要做好行为示范。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积极情感的优势,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手势,这样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教师对学生会心的微笑、亲切的点头、赏识的眼神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都在积极践行情感教育的内涵。
3.坚持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任何想法都可以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平等对待时,更能够满怀激情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师生之间就一定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健康成长。
五、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
1.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由于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因此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
3.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能,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认真学习知识。
4.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论文中心.赵银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1.在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美术资源相对欠缺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单纯的课堂资源,而新的课程资源概念,则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把课程资源的概念拓展到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各种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是指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所有学习资源,其中也包括一些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术课堂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课堂的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还是课外的美术实践资源,其资源量都显得相对不足。
2.教师的美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在相当一些学校中,缺乏专业化的美术教学人才,即便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其相关的业务素质也未必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教师刚刚走出校门不久,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美术教育实践经验,因此,往往教学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中学,相对来说,美术教师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彼此之间在美术方面的业务交流也相对较少,这给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业务的提升带来了客观的困难,这种状况的延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促进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1.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初中教学中,往往要把美术学科视为学校教学的边缘学科,因为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校对于美术的教育也自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受这样观念的影响,初中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认为美术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在思想观念上对美术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的态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
由于一些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投入的资源也就相对的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无论对教师相关的业务培训还是对基础的设备、资源的投入,以确保初中美术教育的更好开展,促进初中学生美术素质有效提升。
3.要突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从目前我国初中教育的观念来看,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地位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是现有的教育现状所决定的,要突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要在适当地增加初中美术教学课时的同时,也要在思想与行动上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度,还要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从待遇上与初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得到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重视,因此,现阶段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面对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效性的解决策略,对推动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大有助益。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着丰富的趣味性、课程的基础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初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亦具有调节性、应用性等特点。究其调节性而言,初中学生的学习亦是十分紧张的,每周接受一定的信息技术教育,坐到电脑前,岂不较好地调节了心态。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努力让学生去较为深刻地意识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问题靠我们去讲大道理是极不凑效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应当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实践来解决,这样才既具有实在的意义,又能获取一定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笔者总是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去较科学地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意义等,如让学生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学生的兴趣都十分浓烈,但一开始就有不少学生出现了操作的失误。在这个时候,教师利用在机房的契机,向学生发去了共同的信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不是像游戏那样简单好玩儿,要想掌握好信息技术,必须潜下心来学习,要不刚才不是有学生在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改变windows的外观显示时出现了误操作吗?学生们豁然开朗,信息技术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打打游戏,它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去真正意义上掌握住信息技术。
二、解决好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能力问题
平时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中,我们总不难发现,学生一进机房,用蠢蠢欲动来形容且极不为过,但是学生操作的效果又如何呢?应当说达到目的的学生不多,因为我们诸多的学生还是在未能去真正掌握其要领的基础上就去操作,往往是误操作的现象比较多。这就充分地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上,不能被学生坐到电脑前所迷惑,要让学生去真正意义上掌握住一定的要领,在充分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如同我们其他学科的不去煮夹生饭、不去炒冷饭一样。要想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使得我们的机房里能够真正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教师首先要树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教育让我们充分意识到的一点是,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是相当强的,计算机的教学离开了实践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边讲边练,而教师则要少讲,学生要去多练,更为主要的是教师不能老是坐在电脑前,要走近学生,才能发现我们的学生,也只有在发现了我们学生的基础上,才会获取以生为本进而帮助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那就是谁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对谁又要实施怎样的帮助等。信息技术教育中也同样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尤其要去认认真真地考虑提高他们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和能力的问题,应当充分地而又优先解决的问题是这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问题,不是说他们对学习电脑没有兴趣,而是说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不够稳定。我们要想方设法保持他们的兴趣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大面积的丰收。
三、解决好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