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

探究教育范文

2023-07-03 11:18:08 来源 : 文秘帮

探究教育范文第1篇

一、科学探究教学的内涵解析

科学探究教学是指,教师按照科学探索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就某一探究主题自主的开展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设计操作实验、合作讨论等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让小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自我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探究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第二,过程的体验性。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重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由亲身体验引出的现象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三,重视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亲身体验、合作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资料图】

二、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存在现状分析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引入到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但在现实小学科学教学中也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改革的理念谈得比较多一点,而实际操作层面的教学方法却很少有专门指导。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已基本领悟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很多教师都将教育关注的主体放在了学生上,认识到了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要多关注教育过程的实施,但实施教育过程的时候,教师却也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建构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或者运用了探究教学,而实质的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所以,解决小学探究教学实际操作问题,是我们要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思考

1.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情景和情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质疑、思考、调查、探究、讨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自主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灯泡亮起来》《观察金鱼的身体》、《水和油的分离》《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实验、小制作性质的探究课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分析 ,让学生尽情地探究快乐的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喜欢探究、喜欢动手,必能增长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更多是设计研究探究活动,组织引导探究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信任和尊重学生,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实践,大胆放手,让科学探究课活起来。

2.贴近生活,探究实验贯穿于课内外

不要让科学太神秘,科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探究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把科学课堂延升到课外,以保证探究活动持续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得以完满。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探究活动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教师在引导课内探究的同时,要鼓励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使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各种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多方面获取知识信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个性得到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增强,科学素养不断养成。例如在教授《养蚕》一课,从蚕的出生到结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于是,白天,让学生把蚕带到学校里来,一起给它们喂桑叶,一起观察,傍晚由学生带回家照顾,突破课堂时间空间的封闭性,树立课堂开放教学观,让探究实验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再比如《我的大树》、《我看到了什么》、《寻访小动物》等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自己在课外完成探究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科学现象的体验,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素养。

小学科学探究是导向,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学科学,做科学,从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学生在主动、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的主动参与、感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探究教育范文第2篇

>> 改进教育策略:教育需要个别化 幼儿教育呼唤个别化教育 农村小班个别化教育研究初探 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初探 大班化背景下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探索 远程教学个别化师生交互策略探究 实施个别化教育 提高特殊学生素质 对个别生的个性化教育 对“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探讨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误区及对策思考 学前聋儿个别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学习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及干预综述 浅析幼儿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 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个别化活动方案 个别教育 协同教育是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教学的有效模式 小班化教育中个别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个别化教学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刑罚执行个别化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百科名片。

[2]于华 境外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3]谢建辉 因材施教的内涵及策略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4]谢建辉 因材施教的内涵及策略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5]刘颖 浅论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思想[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6]郭峰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关系――马卡连柯的“集体―个性”教育思想对当前个性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6期。

[7]吴菊云 论集体主义教育与学生人格的成长[J] 教育探索2007年第4期。

[8]蒋凯 戴双翔 关于个性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7,(6)。

[9]蒋凯 戴双翔 关于个性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7,(6)。

探究教育范文第3篇

1.理念上的认识

教育的本体是什么?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的发展。

2.教学转向的核心是教学本质的转向

具体而言:(1)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能并重”;(2)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方法为主”;(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受”转向“合作参与”;(4)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转向“师为生而教”;(5)教学方式从“单、双向交流”转向“群体、多向交流”。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传统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生本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生本教育的实施

1.精讲多练

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制订“讲”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练习

改革传统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生命课堂

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制订出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如语文课堂上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多维评价

评价方法多元化、日常化,对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价以师生共评、生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待他人。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获得自信。学校除了设立“三好学生”奖外,还可以设立一些素质奖,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

三、生本教育的感想

探究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新课程

教育不但是帮助人们取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过程。培养人健康、和谐的情感,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主题和使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2004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它的实施给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及其教学带来新挑战。新课程标准中,在目标分类方式上,新课程超越了旧课程的“双基”体系,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这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

以往的学校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有关的德育。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教育除了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等对学生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态度。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既是认知的过程,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过程。认知与情感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而且还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的场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理”,对学生来说是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如果既动之以“理”,又辅之以“情”则会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要落实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情感领域的目标,作为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该如何来实施情感教育呢?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这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1)知情并重的教学观。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主导性是激发教师创造性和乐教的基础,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知情并重,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情感。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顾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就会造成学习的疲惫甚至厌学的心理。(2)科学的评价观。人们常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好、听话常常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单的标准。情感教育下的评价观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予恰当的机会,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应该把情感发展水平也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一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应该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实施情感教育就要遵循情感教育规律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教育也需与之相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育应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强烈、易受感染的特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精彩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既有利于学生深人浅出理解教材,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经由丰富有趣、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步入理性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都要以情晓理,以理激情,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1)教师要以愉快的情绪、充沛的精力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愉快的情绪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学习,可以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感受性强。教师饱满的情绪主要是通过表情、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讲授和讨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和生动的肢体动作来感染学生,从而产生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2)言语的表达要和谐、亲切,声情并茂,或激烈高昂,或凝重深沉,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使其产生强大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3)贴近生活,结合实例,激发学生情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材料。先进的榜样,名人名言,通过感人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表明,“需要”在情感调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是影响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情绪、情感(愉快或者是不愉快),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源泉。表扬和鼓励是教育的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和鼓励可以在人的心里引起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会起连锁现象,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表扬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开始集中,发言变得积极,态度变得认真,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转折点。

3.实施情感教育还要选择科学的策略

探究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选择内涵策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选择”的作用,并都有各自的论述。我国的大教育家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1592-1670)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些说法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教育的选择性。

一、教育选择的定义

“选择”,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从多种备选对象中进行挑选与确定”。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从相关资料研究的不同视角出发,许多学者对于“教育选择”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有人把教育对文化或对人才的选择理解为“教育选择”;有人把教育在新情境下的应对选择理解为“教育选择”;有人把受教者接受教育的“能力选择”理解为“教育选择”。什么是“教育选择”呢?通常情况下是指施教者为了实施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而自主进行的选择。

1.从施教者的角度理解和定义“教育选择”

狭义施教者是直接指给学生上课的教师。广义施教者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甚至社会人员等。这里需要强调指出,虽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直接对学生实施教育,但在管理环境熏陶中,学生最终能够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无疑离不开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所提到的“施教”,一般而言,受教者处于需要接受教育的一方,凡是通过自身选择而直接或间接地供给教育的一方都是施教者。

2.教育选择的定义体现了内在目的性

在教育选择的定义中明确地体现出其“为了实施教育”的目标性,主要基于两种原因:第一,“教育选择”是一种特殊的选择类型。反过来说,正是这种特殊的选择目的而决定了“教育选择”之为教育选择。第二,明确“教育选择”的定义要体现其目的性,这就牵涉到对“教育”、“选择”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教育选择”这一理念的本质,是包含着“为了实施教育”内涵而选择。

二、教育选择的内涵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1]“教育选择”是指施教者为了实施教育而自主进行的选择。“为了实施教育”这一选择目的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选择”这一特殊选择类型的存在。不论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只要选择的内在目的是为了实施教育,从性质上就属于教育选择。“教育选择”并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目的上,还要在现实中通过具体的操作而展开。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拥有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的目的,行动上却不能配合,他的目的就会因为缺乏实际行动的支持而无法转化为现实。

1.施教者实施教育和受教者接受教育而进行选择的区别

教育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教育,这意味着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教育选择,是否是为了实施教育。不妨把施教者的为了实施教育之选择和学生的为了接受教育之选择进行比较,表明两者在选择目的上的差异。有人把学生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进行的选择称为教育选择,如选择学校、课程等。这种做法发生在教育领域,称之为“教育选择”。反过来说,施教者的选择无疑也属于教育选择。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社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目的是为了争取个人教育投资的利益最大化,就像人们选择商品一样,目的是要用商品满足自身的需要,争取做到物美价廉。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翟静丽把学生的选择称为“个人教育选择”,并指出:“个人教育选择是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冲动在教育领域的行为表现,体现着对个人教育意愿的尊重和个人利益的张扬。”[2]但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施教者可以根据他所理解的教育的需要去选择。比如,教育机构(像大学、重点中学等)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招收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指出:“主体在对待客体的关系上,是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按照为我的方式去建立主客体关系的……然而,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不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而是从受教育者的发展出发来从事教育活动的。”[3]在现实教育中,施教者的教育选择和受教者的选择教育相辅相成,施教者通过教育选择而创造性地提供教育,受教者通过选择教育而接受自身所需要的教育。

2.“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的双重含义

“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包含着双重选择:一是教育选择本身即为教育活动,既是为了实施教育,又是实施教育本身;二是教育选择本身不是教育活动,而是为了实施教育而做的准备性选择。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为了实施“目前”的教育,即现在进行时态的教育而选择,后者是为了实施“未来”的教育,即将来时态的教育而选择。如,一名教师正在课堂上授课,从选择的视角观察,他的授课过程即是不断地进行教育选择的过程,为了实施好教育,他必须根据动态变化的课堂情境而做出及时的相应选择,他的选择就体现着他的授课水平。教师、学生、教材等构成了一种特殊环境,研究人员观察后得出的结论:这是教育活动。如果从选择的视角观察,所有的教育活动本身同时都是教育选择,因为实施教育是人为的事情,“人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充满了选择智慧,而低级动物所为仅仅是本能的反应。

三、教育选择实施的策略

1.充分认识教育选择的目的

当前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选择的主体是施教者,客体是受教育者,教育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教育顺利实施,受教育者也能乐意接受。

2.必须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着重强调选择必须是自主的,而且是双向的。只有遵循“自主选择”的行动才能和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保持逻辑上的融洽。从调查研究来看,人们对受教者的选择有比较广泛的研究,而对施教者的选择的研究比较薄弱。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只有施教者通过“自主进行的教育选择”建构和创新教育,受教者才有可能去选择教育。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受教者在接受教育中包含着多大程度的能动性,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施教者的技能、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3.注重“为了实施教育而选择”的社会背景

在教育相对体系化、组织化、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目的、课程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等的设置、建设和选拔无一不渗透着强烈的社会性。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任何教育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了受教育者的发展而进行教育选择。社会化的“教育选择”超越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私相选择传授,受教者的个体教育需要上升为社会教育。社会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大课堂,在广阔的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教育选择”的价值,受教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3496.htm.

[2]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2004.

探究教育范文第6篇

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和其他条件限制,各类活动材料尚很欠缺,如:室内外玩具少,幼儿学习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 ,没有玩具和操作材料,忽视室内外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的情况严重存在。幼儿没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可能。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个体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一、农村自然资源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农村田野里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隐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动手、动脑,引发幼儿认识和探究的兴趣。

(1)利用身边相似的事物培养探究兴趣 。如春天一到,满枝的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幼儿虽感兴趣却常常难以区分。我们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组织孩子们到郊外去踏青,仔细观察春天的美景。孩子们边欣赏边交谈着:“老师看,小草变绿了,树上开了好多好多花儿,真漂亮。”“你们猜猜这都是些什么花呢?”我问道。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是桃花,这个是梨子花……..”“它们那儿不一样呢?”我紧追着问。有的孩子立刻说:“花的颜色不一样。”“还有那儿不一样呢?”“花瓣不一样、花蕊也不一样。”……在观察讨论中孩子们掌握了桃花和梨花的各自特征,很轻松的把它们区分开来了。还有孩子难以区分的麦苗、韭菜,我们就带孩子们到种植园地去找找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看、摸、比较,孩子知道它们的叶子形状不同和手感不同等等不同之处,孩子们在玩中总结了经验,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激发了探究的兴趣。

(2)动手操作引发探究兴趣 。有人说: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科学。我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存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供我们领着孩子们尽情地去探究。如春天里,我们买来了一包菜种子,带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翻土、施肥,然后撒上许多菜种子,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当一颗颗嫩苗钻出来时,我们又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嫩苗,指导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猜一猜这些嫩苗长大了会是什么蔬菜?让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关心菜苗苗的生长,主动参与为菜苗苗施肥、除草、捉虫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菜苗苗的生长。当一棵棵小青菜在大家们的期盼中长大时,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幼小的嫩苗是青菜呀,揭迷的喜悦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关心这些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这些蔬菜生长变化的过程,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爱护植物,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浓了。

二、农村自然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农村,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籽常年不断。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成了我们极好的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例如:在装饰活动中,我们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稻草杆等运用到装饰中去,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将它们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头饰等。将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用捡来的芦花、枯叶、草梗粘贴成了鸟窝,我们德兴的竹资源丰富,教师在活动中根据本地特色和幼儿的兴趣创设了“竹之家”,并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同种材料变化多样,创造出丰富的美术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对它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农村自然资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大自然到处都充满着美妙的声音,我们可以聆听溪水的潺潺声,可以听听小雨的沙沙声,可以听听小鸟的唱歌声,还可以听知了有节奏的鸣叫声……在聆听这些声音的同时,老师问道:“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我好像听到了树叶的嬉戏声;我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聆听了大自然的最淳朴的声音,更是丰富了幼儿的艺术情操,同时也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那些沙子、竹子、石头则被搬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用它们制作了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沙子被灌进塑料瓶成了“沙锤”,小竹筒做成了“双响棒子”,大竹节筒则被跑龙套定在竹架上,让孩子过过打“架子鼓”的瘾;竹片被制作成了“快板”;石头则充当了“小铃”的角色。在这些丰富且有趣的打击乐的伴奏下,我们自得其乐,音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农村自然资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期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对其一身生存质量的高低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同时《规程》中要求教育工作者“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于是,我们就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随时随地指导幼儿观察捕捉,这样幼儿就会获得课堂中难于理解甚至无法理解的词汇。我们常常带领孩子走在校园的路上,接受阳光的洗礼,呼吸自由的空气。大家边散步,边观察,他们理解了“晴天、阴天、雷鸣 、电闪、鸟语、蛙鸣”,又在观察四季变化时,孩子会在不同的季节里获得与季节相关的词。春天幼儿学会了“露珠、融化”等词,夏天学会“炎热、火辣辣”等词。俗话说眼见为实,的确这些词语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而且又来自于孩子们亲身的体验印象特别深,在实际中,对孩子们也能灵活 运用这些词语。

五、农村自然资源在计算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秋天到了各种庄稼都收获了,孩子们把各种农村的特产带到了幼儿园,他们利用这些东西可以学习排序(如用黑豆、绿豆、红小豆、花生、葵特有的原材料开展数学活动。农村的自然地花子等等进行一维、二维、三维到多维排序)、粘画、更是多种多样了(有种子的、高粱瓤的他们即粘出了漂亮的画还能说出用了几种颜色真实一举两得)、做游戏也是多种多样如给小动物喂食等。冬天取暖了,我们幼儿园要生炉子,许多家长带来了玉米瓤,这些神奇的玉米瓤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们把这些玉米瓤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小朋友可以用它进行穿珠,穿完以后数数穿了多少个,即发展了孩子的小肌肉,也培养了孩子数数的能力。

六、农村自然资源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用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用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作用。”在德兴这个地方盛产竹笋,所以竹林是幼儿游戏的理想场所。春天,我们可以让幼儿在竹林里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寻找春天的秘密;夏天,我们用麻绳子和竹板做成绳梯、荡桥,这便成了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器材;秋天,我们让幼儿在草地上尽情地钻、爬,发展幼儿的体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冬天,我们让幼儿在园子追逐、游戏,利用竹竿的阻挡作用,提高幼儿的灵敏度。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可以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这对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同时,利用自然资源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的体育器材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探究教育范文第7篇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关系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他们几乎都是矛盾的对立的。教育实践领域抱怨理论家们只懂得做学问,缺乏对实践界的关注,发表的理论并无法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教育理论家们也经常指责实践领域,忽视了基础理论。实际上,实践中许多被声称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都早已在教育基础理论阶段被解决。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深刻隔阂,促使我们去思考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继续,到底怎么做才能促使两者的有机有效结合。

一、何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所谓理论是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能够说明问题,并具有指导实践和预测功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认证的理论才能够被认为是科学的、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正确的反映。教育理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凭借某种形式的推理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实践则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是实践的一种。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断裂

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间理想的逻辑关系终归不是现实的逻辑关系。在改革的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深入促进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者产生了深深的裂痕。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没有达到一致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指导的缺空,为此便产生了教育实践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引导的广泛研究。虽然造成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方面,但从问题的本身上来看,其最重要的是在于各个教育单位都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待这一问题,对这个问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有效的互相沟通与共同研究。

从教育理论主体的方面来看,与教育实践的分歧通常是因为总有一种高不可攀、天生的卓越感和使命感。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偏颇地认为教育实践的缺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领会教育理论知识,因此,要求其不断地提升理论知识,用理论上的知识去引导实践上的不足,也希望通过理论的指导让教育实践有教育理论的行为,乃至想法和行为习惯,来实现本身的教育理想;而另一方面却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自己陶醉在理论中,缺乏对教育实践主体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需要的了解,缺乏对发展着的整体教育实践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所想出来的教育理论即使再符合理论上的逻辑,也只能是凌驾于现实的“无用理论”。当然,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方式、研究能力、研究态度以及学术品质等综合素质也会加深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矛盾裂痕。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1.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

整个教育理论系统中,教育理论在知道教育实践的同时要确保其本身的可实践操作性。毕竟是有具备实践、可操作性的理论才能够通过层层检验,从而跟随时代、实践以及科学的脚步不断提高并发展。通常某些科学逻辑体系中演绎或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翻译的教育理论,都缺少与教育实践结合的经验以及缺少同教育背景、情景联系等因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必须要具有实践性,也就是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够指导当前教育实践。

2.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间的产物及中层教育理论。作为二者的桥梁,它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完整、准确地、解读抽象的理论,而且要与实践密切相关,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当前教育状态把脉。

四、结束语

探究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艺术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76-01

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整个幼儿科学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开辟区角、挖掘要素以及开展活动的方式,从根本上引导幼儿探索科学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科学,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辟区角,探索“美”

科学与艺术学科在渗透的过程中,需要对结合点、共同点进行不断探索。探索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的过程。在幼儿园教学中,要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协助,开辟区角,挖掘科学中的魅力。比如,在日常活动中,要组织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通过自己的想象,对物品进行再创作。尤其是对于废旧的物品,通过自己的小手将其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科学小发明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引导孩子制作小储物柜,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用身边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样式,同时组织孩子们进行鉴赏:“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储物柜?”“我喜欢小苹果的,因为我觉得很可爱。”“我喜欢猪猪侠的,因为猪猪侠是好人。”尽管孩子们的表达内容不尽相同,但从孩子们稚嫩的言语中,能看到他们日益增进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探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对孩子们进行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避免束缚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想象空间,从而通过引导和启发,逐渐形成对科学和艺术的整体认知,发展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挖掘要素,丰富“美”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能一味地进行道理的讲述,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关键要素进行有机渗透。对于科学教育,需要幼师把握真实、规律以及时代感等要素;对于艺术教育,则要把握鉴赏、气息等要素。在教学中,要组织孩子们巧妙地挖掘这些要素,尽快掌握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幼儿活动中,绘画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应当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画画的小模特,在练习画画时,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发挥和想象。比如,在画小草时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呢?下面大家来画一画小草,并且说说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孩子们画完后,再问:“孩子们,这些小草为什么是黄色的?”“因为秋天到了!”“因为受到了污染。”孩子们的想象是无穷的。“那如果想让我们的小草变得嫩绿,该怎么做呢?”“爱护它。”“不践踏草坪,给小草浇水。”“很好,下面请大家画一画,把你想象中小草的样子画出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对于这类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老师充分地调动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对画画和科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丰富了科学知识,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对于要素的挖掘,不能只考虑结合上的创新,而要多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要从启发和引导入手,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三、开展活动,创造“美”

活动的开展可以是多方面的,主题就是以科学和艺术的有效结合及渗透为方向。在活动中,要注重进行活动实践的创新,让幼儿们在创新中思考,通过自身的实际与创新的实践进行比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灵感,自发地进行发挥和创造。从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方向出发,培养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独特创造特质。比如,在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时,要选一些比较有艺术气息的科学小活动来引导孩子,通过对孩子进行灵感的激发,唤醒幼儿内心对科学的渴望。如在活动中,选取有科学气息的小歌曲《在钟表店里》,通过对歌曲的教学,衍生出对钟表知识的讲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同时还能够使其了解钟表知识,能准确认识钟表。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小钟表,通过自己的想法,用纸壳、画笔,画出钟表的样子,并且说出准确的时间,让孩子们在活动的同时,巧妙地将科学与艺术活动进行结合。在进行手工小制作时,还可以有一些个性的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锻炼幼儿创造能力的同时,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于活动开展中的创造,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实践的创新和练习,使幼儿能够相互学习。同时,创新的过程也是增强自信的过程。对于幼儿而言,这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会使其信心大增,有足够的动力来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四、结束语

科学与艺术学科对于幼儿的思维发育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研究幼儿的思维发育特点,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进行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段时间内,要让幼儿充分地接受知识,不仅受到教育,更要在教育中体味和思考,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涛.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08).

探究教育范文第9篇

摘要:美术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专业的美术知识,还要在技能训练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内涵,接着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与审美理解力等方面分析了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新时期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感教育;探究

S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作为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重大。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注重情感教育的运用,在教学中用真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弦,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好美术这门学科,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情感教育的内涵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所谓情感教育,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融入情感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思想,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以及信念等,进而挖掘学生潜在的情愫,属于一种新型教育体系。也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能够让学生愉悦身心的教育,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提高他们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美术又是中小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自身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教育资源,为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与健全人格产生了重要作用。

2、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美术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欣赏美,能够辨别是非,进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用情感带动美术教学发展,成为深化教学成果的重要基石。具体表现如下:

2.1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对于美术这门课程的教材来说,可以说集合了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教材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作品,作品选择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与艺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不是特别明显。虽然美术老师一直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述这个是某个著名画家的作品,多么的漂亮、多么的壮观、多么的让人喜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感觉不到这种美好体现在什么地方,特别是那些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假如学生不能充分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意义,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灌输”,就难以感受艺术家创作这个作品的意图何在。所以,要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深入挖掘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放弃之前那种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情感去教育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美术作品,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与审美理解力

首先,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学生的感知能力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对于美术作品外在形象的审美,比如,作品的线条、色彩等,另一个方面是针对美术作业的内涵含义的审美,比如,作品蕴含的情感与意义等。作为人类内心的表达方式,情感跟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跟教育分不开的。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正向的以及正确的情感,消除不良情感的影响。其次,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面对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美术家关注的是内心的情感表达。面对大自然的山明水秀,艺术家用其独特的思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其特殊的情绪通过合理的加工呈现给我们的是艺术作品,是其内心情感寄托的表现。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丰富的情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悟,让学生的感悟从作品本身升华为自我审美素养的提升,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

1.3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要求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对于美术课堂来说,属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高自我修养的学科。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大众的审美观念,还能培养其鲜明的个性,让其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只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个性的完善,因为这门课程结合了理想与感性为一体,属于思维与肢体的碰撞,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新时期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3.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融入情感教育的前提

要在美术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就要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为情感教育的融入做准备。美术教师要关注自身的一言一行,用高尚的德行去感染学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是表率作用,也是示范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中,有着明显的“向师性”,教师对待教学的行为能够影响学生的做事方式。美术教师还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对待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甚至有些理解力不强的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他们认为美术课就是胡乱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爱心与耐心感染他们,对于那些不太听话的小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一点批评,多跟他们谈心。比如,某一个孩子他在语文课或数学课上没有特别好的成绩,导致内心是比较自卑的。作为美术老师就应多鼓励他,多关注他。孩子慢慢地找回了自信,不仅成绩有所提高,其他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总之,教师能够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对待学生,具备高尚的德行,在美术课上营造民主、有爱的活动氛围,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拥有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3.2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跟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向日葵”课程的时候,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色彩以及绘画有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加学生对色彩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假如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会给学生展示所有的颜色,然后讲解一下红色用于什么地方、黄色用于什么地方等,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比较乏味,教学成效不明显。而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跟学生之间进行相对比较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比如,美术教师可以以向日葵作为出发点,向学生进行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向日葵呀?那么向日葵的主色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向日葵是黄色的?它为什么又叫向日葵呢?”学生便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明白了这种植物有着跟太阳一样鲜艳的黄色,在生长过程中朝着太阳的方向,因此,大家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向日葵”。接着教师就可以启发大家:“你们从向日葵身上学到了什么呢?是不是积极、乐观以及温暖呢?”因为黄色在美术绘画中经常就是为了表现乐观与阳光等精神的颜色。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交流给学生讲述关于颜色的知识点,几种色系代表的精神分别是什么,像红色代表着热情与奔放,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活力等。这样的交流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用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在绘画中融入情感色彩,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3.3在情境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情境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学习“给树爷爷画像”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因为树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不管是在公园里,还是在马路边,树的身影到处都是,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情境,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来自己心中的树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画的是春满枝丫的树,有的是树叶茂密的树,有的是落叶纷飞的树,从这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就可以给大家讲解这节课的要点,也就是怎么画出树的线条与纹理,表现出树爷爷的沧桑感。最后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思考身边的环保问题,有的学生画出的树爷爷在向大家微笑示意,这时的环保就做的好,而有的树爷爷在流泪,说明树爷爷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好,让大家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总之,通过教师创设出来的跟美术知识相关的生活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成效明@。

3.4在手工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作为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进行手工活动开展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教师设定的活动主题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内心美好的情感。在手工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开展是行得通的。比如,在进行“一种奇特的脸”的教学的时候,要求通过手工制作,结合具体的揉、捏以及压等方面的技巧,把那些没有形状的泥土打造成一张张奇怪的脸。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脸的样子,像京剧、川剧中的脸谱等,让学生自主比较开始动手制作,当制作完成之后展示给大家观看,通过比较自己作品跟民族脸谱进行比较,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体现了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美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成为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要关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情感要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敏.情动辞发 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考试周刊,2015(9).

[2]季燕飞.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吉林教育,2015(5).

[3]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美术教育研究,2015(9).

[4]何云生.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支点.成才之路,2016(33).

探究教育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

艺术素养是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成熟的,通过对人的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而建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包括艺术感知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等。

一、成教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成教生主观上对艺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从整体上看艺术素养较低,亟待有效提升。

1.成教生的审美意识不强。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对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从促进入的综合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艺术,造成了主观审美意识不够强。

2.艺术基础知识不扎实,艺术能力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说出艺术名作的作者或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在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上,很多学生的表现都不理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性的艺术学习。

通过对某地的7所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养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人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信心;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

二、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目的

艺术素养教育,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健康向上的艺术情趣,从而使人们获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1.积累丰富艺术知识。艺术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门类的学科,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进步的艺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的作用。积累艺术知识,不完全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问题。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某个艺术门类的丰富知识,最为主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该门类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正确的审美标准;广泛的阅览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这种标准,但大量的、零散的艺术知识不等于这种标准本身。

2.提高艺术鉴赏力。鉴赏力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和欣赏程度,并能给予恰当的审美评判。艺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二者中一个侧重创造实践,一个侧重欣赏活动,途径虽然不同,但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却是一致的。特别是在艺术素养教育中,艺术欣赏比艺术创造运用得更为普遍。艺术欣赏活动是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欣赏能力的高低也是艺术素养高低的主要标志。

3.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审美人生态度指的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事物由愉快的情感而产生的亲切和悦的认同,这种愉快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灵魂的而非肉体的;这种认同的指向是事物普遍的形式而非特殊的质料,因而它是自由而无羁绊的。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关键是要有一个与万物融为一体又高于万物的人生境界,这就要求人们对人生、对世界、对人类的历史与未来的本质有宏观、恰当的体认与把握,简言之,就是要把遥远拉到眼前,而又把眼前放置遥远;把历史看成现实,又把现实当成历史;把瞬间当成永恒,又把永恒当成瞬间。我们对现实怀抱着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态度,于是生活中的平凡、艰难、琐屑、索然就变得美好、神奇、富有魅力。

三、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对青年成教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艺鉴赏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和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成教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成教生的人文关怀、润泽成教生的心灵、促进成教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成教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成教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成教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成教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4.世界文化教育活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没有世界文化繁荣。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成教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基本措施

目前,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1.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素养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素养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师资队伍是保障。许多高校艺术方面的师资队伍基础相对薄弱,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在有限的资源里狠挖潜力,建立一支实力较厚实、结构较合理的艺术师资队伍。

4.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可请高水平文艺团体来校演出。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成教生的鉴别能力。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先导作用,要在活动资金、政策制度、评优机制、管理体制、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为学生社团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校园社团文化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探究教育范文 2023-07-03 11:18:08
管道工程管理范文 2023-07-03 11:01:46
高效管理范文 2023-07-03 11:24:31
那一次紧张的尝试 2023-07-03 10:10:25
苹果舌-每日聚焦 2023-07-03 09:52:02
黄金玉米烙_黄金玉米 2023-07-03 09:13:55
瞰江西!夏日采茶忙 2023-07-03 09:04:53
古滇国献王_古滇国 2023-07-03 08: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