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

世界看点:中学音乐教学范文

2023-06-27 11:19:35 来源 : 文秘帮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58-01


(相关资料图)

在我国,音乐教学一般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这一过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启蒙阶段,被人们广泛关注和普遍研究。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需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音乐课程设计从指导思想、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到实施方法都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新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的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音乐课程设计并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也没有明确。对中学音乐课的要求是音乐课。唱歌课可有可无,对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功能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总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除此之外,还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2.优化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具体措施

2.1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要层次合理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在中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依照教学标准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它是教学设计最终指向和目的所在,对教学的实施起导向作用,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它具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层次。波兰音乐学家罗波尔曾指出,人对音乐学习的优劣、掌握程度高低与教学方式、方法成正比。也就是说,音乐教学者的教学方式越科学、方法越得当,则学生们所学习、掌握音乐的效果就越理想。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里,音乐学习者已对音乐有了六年的学习经历,且此时他们脑部发育较小学时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中学阶段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为理想阶段之一。对于音乐学习者,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制定层次分明、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使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不同的层次内达成共识和相溶。进一步说,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音乐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各个专业教学层次和听、唱、演等各个教育领域深入学习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保证将每个层次、在分层次的基础上,广泛地联系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整体地考量,不能片面孤立地制定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2.2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高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高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人的审美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而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2.3 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立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第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第三,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新课改大潮的冲击下,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科学而高效。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璐璐.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18.

[2] 陈文林.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才智,2012,08:90.

[3] 徐晖. 美的设计成就美的音乐课堂--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2010,10:126-127.

[4] 邹娣. 初中音乐课程设计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大学,2006.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师,我深感荣幸。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畅游在音乐的海洋,充分的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快乐。在这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现写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勉,以期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一点力。

一、对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和创新的音乐设计,将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

同时它又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课是中学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不能偏离这些基本目标,一定要认真地贯彻落实。既不能过分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的理论技术,又不能对音乐教学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当前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有的音乐教师把音乐普及教育当成了音乐专业教学。忽视了中学生的学习根本,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另一种情况相反,有的教师把音乐课当成是玩耍课。对音乐课草草了事,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不到一点知识。

二、要重视学生音乐情感教育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发育期,这时候他们开始产生美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通过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等向学生逐渐渗透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开阔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悟美的深度和广度。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培养,是人感情塑造的源泉。美并不仅仅是看起来漂亮,长的帅,他不只是表面的东西。老师要通过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内在的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体会各种事物的美、健康的美、地域的美、时代的美、风格的美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会唱歌,识五线谱。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对美的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可以增加他们的内在素养。当学生拥有了充实的理论知识做铺垫时,那么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丰富情感的表达、文化底蕴的深厚,这样的音乐才是完整的,有内涵的,更能深刻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三、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教师要以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沟通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通顺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出音乐的情感。并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里放松愉快的学习音乐。可以分组探究,分组表演,自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己对音乐的大彻大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眼下很多人都会唱流行歌曲,中学生更是。他们在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只顾会唱就可以,没有更深入的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他们唱出的歌曲也显得空洞无味。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唱一首歌曲。然后自己范唱。重要是让学生感悟到老师唱的歌曲有内涵。有感情,有理解,有强弱对比,有节奏快慢,有忘我的境界。从而导入新课,向学生讲解歌曲不光是会唱就行。重要的是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唱。能够感染和吸引听众,能够把自己带进歌曲的世界中,忘我,这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因为中学生年龄还小,对音乐的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在课堂上音乐知识的培养。同时兼顾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中学音乐课。不仅如此,音乐教师更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和音乐技巧,不但传递给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更教给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使其情感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更加健康向上的推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学生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他们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策略 美育

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气质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学阶段开设音乐课程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能够以艺术的方式释放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绪,让其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音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看,中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同一般。音乐学科不同于文化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其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样应该是与之特征相吻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上显然是不相匹配的。

中学音乐教学应该包括对于世界音乐史的了解和掌握,乐理的了解和学习以及乐谱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和鉴赏能力。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以音乐欣赏为切入点,一方面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深入到经典的音乐中,去感受和领悟;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调整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所以,笔者对中学音乐欣赏式教学作出了如下探索:

一、结合课标,抓住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于规范和引导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认为通过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发现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内心得到升华,能够去主动学习高雅的艺术,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中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极为重视,这其中就必然包括美育教育。中学音乐教学就是美育教学的表现之一,因此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此才能将其理念和内涵深化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达成课本所设定的目标和水准。教师教学的准绳是课程标准,其对于教学效果的考量标准同样来自于课程标准,因此教师不应无视其重要价值。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表现,音乐课堂教学不同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凭借这种优势,灵活教学。由于音乐具有极大的表现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表演和舞蹈等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管音乐通过听觉传达给学生,但教师应该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实现学生深化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中运用多样的方式和策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其中,教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才是最好的。例如,在中学阶段不少学生对于音乐课不屑一顾,针对学生不重视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导其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从而提升其审美修养。

三、创设适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音乐的美

中学音乐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首歌曲,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采用欣赏式的教学策略,其目的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如何让学生通过欣赏真正体会音乐的美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费工夫摸清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逐渐剖开音乐的表层,慢慢发现和探索出最普遍的价值和意义。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外乎就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而音乐家通过旋律、谱曲、节奏等等的巧妙组合,创造出了一首首美妙奇特的乐曲。情感体验是由这些独特的音符等所展现的,需要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培养专业的技能,这就是中学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对于周边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并以此生发出独特的含义。

尽管每个人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但是毕竟人类基因中有着祖先的积淀,在个性中有着共性因子,所以,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注意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探索。例如,在欣赏音乐后给予学生时间发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打开思维,联系生活经验,实现音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此外,为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一些各种乐器知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理解音乐是技艺和情感融合,二者相互生发,缺一不可。由此,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和观察学生,认真研究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此更好地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四、给予学生自我创作的空间

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发扬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中学生对于事物具有十分活跃的创新意识和行为。对于音乐教学,教师同样可以适时运用这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再创造,欣赏式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中掌握音乐的品质,同时在接受中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体会。对音乐的理解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教师应该鼓励和发扬而不是一味的打压,即便是最大的作品,也是需要后人的重新解读和定义,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假若将经典音乐艺术束之高阁,那么就无法真正领略到音乐的内涵,对于作家而言也是憾事。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再创造不是学生任意胡为,应该注意保持艺术的纯正与高雅,而不是恶意丑化,因此,教师在学生再创造的活动中,应当给予一定的建议。对于学生的再创造,应该进行一次甄别和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透过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宣泄。音乐作为世界上的艺术之一,应该通过教学给予更多的人启迪,学生对音乐的再创造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净化升华的一次炼化过程。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4篇

1.教师创编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很多中学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创编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较大,但也都认为音乐创编课程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不知道怎样上创编课,而且对音乐创编的认识还存在偏差,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音乐创编就是作曲,并且自己从未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更未创作过歌曲,因此,对于怎样上创编课并不了解。音乐创编主要是应用音乐材料,即兴地进行音乐活动与创作尝试。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为学生讲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小故事或编排一段舞蹈,但很多教师不会自行创编故事与舞蹈。音乐教师在创编课堂上主要是借助音乐素材,通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音乐课堂创编教学存在缺陷

现阶段,很多中学音乐教育只是在课堂中演唱歌曲、演奏乐器或赏析音乐作品等,对于创编活动基本都没涉及。如在演唱歌曲时,基本没有教师会结合所教歌曲创编一些歌词或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便有些教师会进行创编活动,教师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经常是不明确创编目标、创编方式较为单一,教与学相分离等。在教学时,部分教师通常只看重创编目标与内容,不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创编活动。在评价创编内容时,将教师作为领导者,习惯用“对”与“错”来评价学生的创编内容。

二、将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音乐创编教学活动中的方式

由于中学音乐创编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多,这就需要在中学音乐创编教学活动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1.转变中学音乐教师对创编活动的认识

通过培训等方式让中学音乐教师了解什么是音乐创编活动。为加深教师对音乐创编活动的理解,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为教师上音乐创编课,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所聘请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音乐材料,编制一些音乐小故事、舞蹈等,如通过小提琴演奏中国古典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再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音乐故事情景中。当中学音乐教师的观念转变之后,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2.在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

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学音乐教学通常都是教学生演唱歌曲,就可以在这种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创编教学中,准备小型音响,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感情,激发学生想象力。如,在赏析《雷鸣电闪波尔卡》这节课时,在音响的作用下,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手脚结合的方式描绘出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3.转变创编活动评价体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这时,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在教学中占据领导者地位。尤其是在音乐创编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活动,重视音乐创编过程,在评价学生的创编活动时,不再用“对”或“错”来评价学生,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创编作品,以鼓励为主,为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创编作品时,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增强评价的公正性,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评价同学的作品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如,在音乐期末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应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打分,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客观地评价同学的表现并指出其不足,教师则可以适当地引导,给出整改意见的同时,多给学生肯定评价,增加学生的信心。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情景教学模式在中学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作用,不仅能提升学生音乐知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注重开展音乐创编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创编活动中,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音乐人才。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音乐教学;器乐教学;分析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器乐演奏的训练和教学,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从而实现能够用乐曲为歌曲或舞蹈完美结合的目标。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器乐教学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器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作用

1.1开发学生智力。器乐教学不仅是中学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当学生在学习器乐的时候,由于双手的手指在不停的运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对于左右大脑的协调平衡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智力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反应敏捷、拓展思维的培养方面上,而且还体现在提高学生洞察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上。站在生理的角度上来说,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音乐会对其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情绪又会影响到其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大脑记忆力和分析力。由此可知,器乐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而且还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1.2培养学生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提高器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就需要提高他们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在器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如介绍器乐、演奏方式,听范曲,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进而提高对音乐伴奏中的器乐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器乐教学具有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自身对器乐的演奏能力和表现能力。

1.3培养学生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肯定,相信自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困难,而有一部分的学生对这些困难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从而使得自己对学习和自身能力失去了信心。而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放松心情,忘记学习中的困难,甚至还能够在音乐中寻找到正能量,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器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作品中都有背景、情境、感情等。器乐教师应该根据器乐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创设出相应的情景模式,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的想象音乐当中的场景;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音响等工具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正确体会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爱上器乐教学。

2.2借助教学游戏。游戏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活动。如果教师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器乐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训练上的话,那么将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器乐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将游戏融入器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器乐,例如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打击配乐、配合模唱、舞蹈结合等游戏,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器乐演奏的乐趣。

2.3积极开展竞赛。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胜心强、荣誉感强等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开展音乐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种竞赛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学生之间的较量、师生之间的挑战、男女之间的比赛、各个声部之间的竞争等。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和艺术节上比较有意义的比赛,让学生带着平和的心情去参加,并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得自身的音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舞台表演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2.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需要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随时随地的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发现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心,从而使他们从内心上接纳教师。同时,教师还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器乐演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客观公正的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为提高器乐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

2.5运用合作学习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缺点,而且还能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从而扬长避短。因此,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对器乐的演奏,让学生明白音乐秩序是不容被随便打乱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让学生进行合奏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对器乐的集体演奏,在加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凝聚力。

2.6开展器乐合奏。一首作品并不是单独的器乐便能够完成创作的。因此,教师在器乐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器乐合奏,让不同的学生持不同的器乐演奏同一个作品,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结束语:

从目前来看,器乐教学在各个中学已经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可以说器乐教学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器乐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器乐的演奏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合作能力以及自信心等,从而为其在以后的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树波.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3,(10):202-202.

[2]周世斌.不应再被忽视的器乐教学――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弱势状况分析及改革思考[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8):72-75.

[3]王静.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J].教育界,2014,(7):163-163.

[4]姚永庆.中学音乐教学“器乐进课堂”的理论研究[J].儿童音乐,2013,(11):42-44.

[5]龙建刚.音乐之泉浇灌出素质硕果――南海实验中学器乐教学扫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11):11-14.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能力;欣赏;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3-02

中学音乐课是中学阶段一门必修课,其伴随着教学改革逐渐被重视。音乐能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开发潜能,陶冶情操,提高活动效率。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创造力,提高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品质,让学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1.音乐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1.1 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重点指导、难点突破,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1.2 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学校音乐心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尤为重要,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坐在一起欣赏,个人的理解是绝对不一样的。这固然与人不同的性格、气质、修养及所处的不同时代、民族风俗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同一首音乐作品有人听后说是大海;有人说是小溪;有人说是森林;有人说是白云,这都不可否认。音乐欣赏要注意音乐的这种不确定性,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统一答案。因此,音乐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另外,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通过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提问,如速度是欢快的还是舒展的?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乐器发出了什么声音?你能描述表现的内容吗?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来感受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音乐。同时,通过听辩、欣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掌握理解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从而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力,达到能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

2.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他们在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乐趣时各自的独特方式,善于领会学生内心世界的渴望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潜质结合起来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在发现以及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让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就是实践,就是真理。音乐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而音乐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很好地使学生正确感悟、领会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然而音乐对人类文化、历史等的表现是艺术的,还有许多抽象的东西,并不是一般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教学目的的。让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正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虽然会有很多方面的困难或限制,却可以获得较之于一般课堂教学更切实有效的收益。这是因为,(1)音乐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参与其中更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其学习音乐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方向和方式。(2)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亲历亲为,这种最直接的感受和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在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排练等环节和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民主协商、分工合作中充分发挥和展示各自的个性与才华,其价值和意义会大大超出音乐活动本身。(3)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势必会促进其从学业到情智以至全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激发个性、特色的展示甚或超常发挥。在实际音乐活动的比拼之中,只要组织周密、严谨有序,评价标准客观公证,有个性、才艺出众者就能脱颖而出,得到认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些发展空间。

3.音乐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7篇

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前提,教学设计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转变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根本的改变。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全面的人才。

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震、共学,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美的创造性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初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奋斗。

二、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中学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一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必须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

音乐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三度创作的过程,一度创作是静态的,二度创作是动态的表演,三度创作是欣赏者课内的说、唱、奏等活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内在因素,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及语汇,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中学音乐教育达到哺育优秀听众,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8篇

1.1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江西省南昌市十六中初二年级的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两个班,各班人数30人。男女生比例:男生22名,女生8名。实验前就样本对武术兴趣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测量分析,排除了对武术特别感兴趣的和对武术有偏见的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采用实验对比方法,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前的两个实验指标:①课堂武术教学的兴趣.②课后练习次数。实验班采用音乐辅助法进行武术教学,控制班采用传统武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测量这两个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实验组采用音乐辅助武术教学方法,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考察这一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自编量表)和课后练习的影响(以学生每个星期练习次数为指标)。四个月后,采用自编量表进行施测,并收集数据。

1.2.2比较法实验前通过比较两个班级大体情况一致,实验后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测量以上两个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找出实验前后的差别。

1.2.3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法对收集到的与武术教学、音乐教学法相关论文进行研究。

1.2.4访谈法就中学音乐辅助武术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等问题对有关学科专家、教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1.2.5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得出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2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1实验过程第一个教学阶段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动作,在比较枯燥武术动作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使用与武术有关的音乐辅助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学生在熟悉的武术音乐中,根据第一阶段的掌握的基本功、基本组合动作,创造适合自己练习的一套武术动作组合,并在音乐的节奏下演练。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正。增强了课堂教学学生的横向联系,此时,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第三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指导学生完成集体的、在音乐辅助下的一段武术表演节目。使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体会到成就感。熟练后在全校表演或作为班级文艺节目表演,从而影响学校的其他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2.2实验结果

2.3结果分析两个分组的方差齐性检验表明:按兴趣组的方差是齐性的P=0.666>0.05,采用方差齐性条件下的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兴趣与对照组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表明实验组学生兴趣明显比对照组高。课后练习分组的方差不齐性(P=0.0018<0.05),我们采用Equalvariancesnotassumed.的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课后练习次数与对照组的课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课后练习次数明显比对照组高。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音乐辅助教学法的实验组对武术的兴趣与沿袭传统教法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兴趣有非常明显地提高,课后练习次数明显增加。

3结论与建议

3.1中学武术教学中运用音乐辅助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音乐的节奏与武术动作的节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音乐辅助教学法把音乐的节奏与武术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2音乐辅助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音乐辅助教学法把体育课上单调枯燥乏味的口令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武术动作的准确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

3.3音乐辅助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验中,实验班的学习纪律,学生的注意力和练习态度等方面明显好于控制班。武术歌曲感染力强,比如《好汉歌》、《中国功夫》等歌曲,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激情,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和谐的个性。

3.4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要合理运用音乐教学法建议中学的体育教师要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懂得音乐,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合理采用音乐辅助教学法,改善武术教学的效果,推动武术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张久美.音乐融入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作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8.(1),78-80.

[2]张伟霞.武术课器械套路采用伴乐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西江大学学报.1999.(2).74-77.

[3]傅小惠等.音乐舞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6).97-98.

[4]丁豪.音乐与体育——体育音乐功能浅谈[J].安徽体育科技.2001.(2):101.

摘要: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逐年降低,影响到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效果的现象,作者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对音乐辅助教学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结果证明音乐辅助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很受学生欢迎。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9篇

在音乐教学的历史上,中小学的教育大纲经过了几次修订,有删改的、有增加的,使得教育越来越完善,但是唯有音乐教学的什么教育没有改变,一直被保留下来。我国的素质教育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音乐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故而中学生学习音乐是必须的,必须“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审美功能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具有专业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体会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从而使人心情平和,开启一道智慧的大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说音乐只是几个音符的跳动,演绎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然而任何的音乐都有其独有的感彩,音乐更是一种情感艺术,他可以随时演绎不同的人生故事,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会识人禁不住的思索以前的种种,引人入胜。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往往起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蒙恩价接近音乐,体味音乐阐释的的酸、甜、苦、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感情随着音乐而起伏,达到学生从外形到气质、感情的巨大改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还能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音乐修养的提高,势必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主体育德的养成。

三、音乐教学中审美功能的展现

1.音乐鉴赏引审美

走进音乐的第一步是学会鉴赏音乐,这是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拥有一个好的鉴赏能力的学生而言,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个人素养。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做出自己的评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是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必须把发展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有一个好的音乐摄取介质也是很重要的。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让其在课堂这个神圣的地方欣赏一些经典之作,以净化他们的心灵。我们在欣赏乐曲的同时,也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对音乐美的熏陶,自觉地抛弃那些粗俗的杂念和情感,使心灵得到净化,让教育与自我完整融为一体。音乐能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

2.音乐歌唱显审美

歌唱时表现音乐的最原始的途径,通过不同频率的声调来传达情感,在古代男人女人会在田野里面高唱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歌词也是即兴而作,这之中透漏出他们的点点愿望、期待。再现在音乐教学中,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一种表现形式。歌唱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在唱歌的过程中,他们深入的接近音乐,可以更好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演唱也是需要倾入感情,加入感情的音乐会更有韵味,在表演时也更能将人们带入自己的感情中,引人入胜。在学生掌握好演唱的歌曲后,根据自己本身的优缺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加工,是自己驾轻就熟。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从速度力度、乃至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变化,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情感的表现更加深刻、动人。

3.音乐创造促审美

音乐创造是音乐教学中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活动。在现在多元化音乐的局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慢慢对音乐更加重视。课程标准把创造列入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一,而且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掘出学生的潜力,提高审美的水平。音乐创作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中学生是具有创作能力的。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自信,更快的肯定自己,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中学音乐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喜欢;新课程

一、如何上好音乐课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在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慢慢转变大家固有的想法。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我觉得要上好音乐课要注意以下这两方面。

1、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

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的什么作用?音乐课会给你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2、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

曾有几位专家学者在一所学校做实验,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就是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充满信心与期待,而正是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结果让学生充满自信。在我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印证了,在同一个班级中,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常用的语句如:“你们把这首歌唱的真好,如果再加入感情就更棒了”、“你们了解的很多,能先听老师说了,我们再一起来总结吗?”等一些激励鼓舞的语句,这样他们会与我形成一种上传下学的默契。反之,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调皮的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的情绪马上很低落使得大家都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不管小学还是中学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情绪波动,所以说老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句,要多多表扬和鼓励。

二、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外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问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里的“心灵接触”说出了现代教学论的本质。这要求教与学二者之间构建的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对话、参与和相互构建的互教互学,互相帮助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情景和氛围。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是教师生命的活动,智慧的开启,是自我的实现。可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思想和家长型管理倾向。“师道尊严”根深蒂固。教师对学生始终保持“我教你学,我唱你听,我动你静,我演你看”的至高无上的位置。于是,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不敢乱动乱说;老师则指手划脚,滔滔不绝,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师生关系的僵化,教学情绪的对立,逆反心理的加重,使教学关系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文字深有感触:

1、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2、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

3、用“隋”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外表下,我认为“如何上好音乐课”和“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这两点才是好的音乐课的最初目标,也是最终的方向。如果这两点解决不了,那作为音乐老师的你,就没资格说自己已经会上音乐课了。音乐的世界是大海,有着无限的风光和丰富的内涵,我们音乐教师不是拴在一个固定地方的灯塔。我们要学会冲浪或者远航,在音乐的海洋中,要有自己定位作一个优秀远洋船长的勇气,这样在丰富我们自己的同时带给学生同样丰富的世界。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半边湿地半边城 2023-06-27 10: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