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

艾敬: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展览,已经举办过了

2023-08-16 08:19:34 来源 : 红星新闻

2023成都双年展天府美术馆大厅,5米多高的彩色挂毯自空中垂挂而下,它由数不清的长方形毛线织物拼接而成,每块织物上都写着同一个英文词“LOVE”。

挂毯一直铺到展厅地面,波浪般层层堆积,来到一座人物塑像脚边。这座塑像是如此逼真,以至于许多观众在经过时会有些惊疑地小心趋前,看看“她”是不是活人。而“她”丝毫不介意这些目光,只管低头安静地编织——从作品效果来看,这整张织满爱意的挂毯,都出自这位母亲的手。


(资料图)

这件名为《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的大型装置作品,正是曾经的歌手,如今的现代艺术家艾敬的代表作之一,那位织挂毯的“她”,原型就是艾敬的母亲。

从唱歌到表演到艺术创作,艾敬一直在寻找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但有些深埋心底的东西从来没有变过,比如对母亲的眷恋、对爱的执着,以及始终保持着“在路上”的状态。

一切从远行开始

2023年4月,艾敬在她几乎马不停蹄的国外旅行日程中,抽出几天时间,来到成都,去天府美术馆成都双年展的展览场地。“我很喜欢成都,喜欢这座城市的丰富多元和松弛感,永远吃不过来的美食,还有许多优秀的美术馆。”与红星新闻记者交流时,艾敬说。

前一年的年底,艾敬重返纽约,眼前的街景和人群既陌生又熟悉。“我喜欢的酒店和一些常去的餐厅倒闭了,路上人们的眼神,好像都有一种紧张和审慎的感觉,少了一些以往的松弛与友善。”

待了没多久,艾敬又飞往多哈,去卡塔尔世界杯的现场看球,感受久违的热烈气氛,也去逛了当地的美术馆。“我在多哈参观了很多座美术馆,多哈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度非常高,也是世界当代艺术品收藏的风向标之一。”

然后是东京,她飞个不停,逛个不停,似乎要把之前停下的脚步加速追回来。更何况,艾敬本来就有一颗热爱旅行的心。“艺术史论家范景中先生提到过——美术史的发展与‘雅游’有密切的关联。我以为‘雅游’与‘游牧’之间也存在着关联,艺术家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艾敬说。

年轻时的艾敬

她个人的事业发展与转折,也都与远行有关。从16岁开始,她就随沈阳歌舞团四处巡回演出;18岁那年考上了东方歌舞团,来到北京发展;然后她离开歌舞团又去了广州,从体制内跳进更活跃的市场环境,录制唱片,演过电视剧,20岁去中戏进修表演,参演了电影《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同时她也没有放下过音乐创作。1992年,24岁的艾敬凭借专辑《我的1997》大火,尤其是歌曲MV在央视播出后,艾敬“一麻袋一麻袋地收到观众来信”。

1994年,艾敬出版了第二张专辑《艳粉街的故事》,并获得第一届东方风云榜“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那一年, 她第一次去了巴黎。在卢浮宫里参观那些世界古典名画的时候,艾敬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反而是到了蓬皮杜艺术中心,看到那些不拘一格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时,她激动得“心里怦怦跳”。

“当时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一幅画,后来回头看,发现是著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威廉·德·库宁的作品。”艾敬回忆说,“他是1904年出生的,1997年去世。我在巴黎看到他的作品时,这位大师还在人世。”

威廉·德·库宁作品

这个25岁的女孩,从蓬皮杜艺术中心走出来,坐在广场的陡坡上,看着这座花花绿绿、布满巨大管道的美术馆,再次感到震撼:这是美术馆吗?难道不是工厂吗?在沈阳著名重工业区长大的她,对工厂可太熟悉了。但她做梦也想不到一座美术馆也可以修成这样子。

蓬皮杜艺术中心外观

随后,艾敬的“世界游牧”之旅进一步铺开:1995年,她受邀在东京举办了两场个人演唱会,在伦敦拍摄了MV;1996年,她签约著名的索尼唱片,第一次去了纽约,逛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

从歌手到艺术家

在纽约,艾敬认识了日后深刻影响到她的一位艺术家:著名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艾敬被他用鲜艳的色彩与简单的线条所组合出的画面所深深打动,“这种非常简单但很有冲击力的线条符号,是我非常喜欢的表达方式。”

她从这些画面里读到了幽默感、孤独感,还有淡淡的悲伤。艾敬感到: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跟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有着某种深刻的内在关联,其中也包括当代艺术与流行音乐的内在关联。

凯斯·哈林作品

这种关联的核心表达,就是爱与自由。“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自由。”艾敬说,“凯斯·哈林的作品除了涂鸦之外还有城市雕塑等等,都很平民化,也很自由,充满现场感。

但那时她还没有决定转型做艺术,她的歌唱演艺生涯仍在蒸蒸日上中。但就在1998年,她精心制作的新专辑没能如期发行。

《Time Zone》

这个意外造成的职业停顿,无意中成了艾敬转向艺术的一个推动力: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偶然发现她随手画的草稿后,觉得不错,鼓励她继续尝试,无所谓方向和题材,“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艾敬最初画的是骷髅,黑白的骷髅躺在红色的沙发上,她就想画这些。然后,慢慢地,她的笔下开始出现“LOVE”和鲜花。LOVE最初是黑白的符号,后来则变成鲜艳的油彩。她越画越投入,还开始做装置和雕塑。不知不觉间,歌手生涯的鲜花和掌声渐渐离她远去,艺术家艾敬渐渐“成型”。

《生命之树》

2007年,艾敬首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在深圳参加了艺术展。2009年,她受成都著名艺评家、策展人吕澎之邀,参加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大型展览“改造历史”。

她带去了一棵用几万双一次性筷子做成的“生命之树”,在树上放了一只黑色的乌鸦标本。那是一次极具分量的展览,获邀参展的的女性艺术家本来就少,艾敬曾是著名歌手的身份,让她和她的作品引来了更挑剔的审视目光。

《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2》

争议自然也是有的——就是跨界玩票吧?混艺术圈充时髦吧?以及更刻薄的攻击,等等。在娱乐圈见过大风大浪的艾敬对这些反应不置可否。“艺术家的身份不是自己吹出来的,最终是靠作品说话,我对我的作品有信心。”

2009年的艾敬,已经专注艺术创作10年了。同样是在那一年,她在纽约办展,一周时间里有三幅作品以每幅约1万美元的价格被藏家买下。“在刚刚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可以说是个奇迹了。”艾敬笑着回忆,“除了运气的成分之外,我相信认真坚持了10年的事情,总会有收获的。”

爱不会被磨损、变味

2012年11月,艾敬受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成为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她此次在2023成都双年展展出的这件《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便是为那次重要展览而特别创作的。

创意是艾敬的,但这件作品的主要作者其实是艾敬的母亲。她和54位东北家乡的亲朋好友,一起织了这条长16米、宽6米的彩色挂毯,展出后的效果十分轰动,母亲骄傲极了。

艾敬的母亲正在编织作品(纪录片截图)

3年之后,艾敬的母亲因病去世。又过了3年,她带着这件作品,第一次回到家乡沈阳举办个展,主题也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

这件与展览主题同名的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也是现场最醒目的作品之一。

场馆内,艾敬给母亲的塑像脚下铺了大片的草地,草地上开满鲜花。“母亲”背后那个巨大的红色毛线球,则是另一件装置作品《母亲的味道》。球体中空,观众可入内,里面的空气是艾敬母亲去世前她给母亲买的发油的香味。

2015年9月,艾敬带着父母一起去欧洲旅行。一个安静的午后,她陪母亲在巴黎一家理发店里吹头发。“母亲当天使用的发油香极了,我很喜欢那个味道,买了几瓶送给母亲。当时她的头发掉得很厉害……”

从欧洲回来一个月,她的母亲就去世了。从此那款发油的香气,总会让艾敬泪流满面。

如今,距离那次展览又过去了5年,但艾敬依然觉得,那应该就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展览了。“可能将来还会有更大规模的展览,在更出名的美术馆,但在我心目中,意义不会比那场展览更重要了……在那场展览之后,我对很多事情都不像以前那么在意了。”

2023成都双年展“大地回声”单元的策展人俞可邀请艾敬参展后,她提交了三个参展方案,最后被选中的还是这件对她而言有重要意义的《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艾敬说,“大地回声”这个主题带给自己的思考,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时代以及人与物质材料的关系。“艺术创作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经历的事件和情感链接起来,用哲学的思维以及艺术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视角。”

艾敬也一直记得自己做的另一件关于母爱的作品。名字就叫“宝贝我爱你”(《Darling I love you》)。“那件作品是用我当时用汶川地震期间报纸的头版头条铺在画布上,在上面写了很多个LOVE,然后用颜料调成水泥的颜色,做的一个作品。”

触动她创作那件作品的,是一篇地震期间的报道:一位母亲在废墟中被发现的时候,身下紧紧护着她年幼的孩子,她的手机上写着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

《Darling I love you》

艾敬说,爱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很多词语,在被过度频繁地使用后,其本来的意义会被磨损,甚至变味儿。但爱不会。这么简单的一个字,这么频繁被提及的一个字,无论你怎样使用它、演绎它,它都不会被磨损,也永远不会变味。爱是真正永恒的。”

《I Love Color #16》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茂名,明日开渔! 2023-08-16 08:02:21
培育更多创新尖兵 2023-08-16 07:56:31
note是什么意思 2023-08-16 07:16:32
流动摊点压上斑马线 2023-08-16 0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