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06:03:55 来源 :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果
(资料图)
刘海燕(左)
陈波
王泽生
张晓峰(左)
赵银奇
李水安摄
湖南省嘉禾县的阡陌农田。
黄春涛摄(人民视觉)
农民也是新时代的重要贡献者
■陈果四川成都德之源大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我曾是一名从四川农村考学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现任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之源大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我以前在上海从事产业研究与战略咨询等工作十多年,虽然年薪在百万元以上,但是缺乏价值实现感,缺乏工作意义的及时反馈感,所以想转型做实业。最终投身农业,一方面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很熟悉,对农民和农村有感情,回报家乡是我走出农村时朴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大有作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农民也是新时代的重要贡献者。和团队成员商量后,我决定选择扎根农村,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18年我在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村组建了农民合作社,积极推动当地稻蒜轮作产业发展。2021年,我们将德源大蒜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作社也成为国家级示范社。
我牵头实施了大蒜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通过合作社平台提供要素服务帮扶农民降低30%农资成本;积极尝试“德源种蒜基地+外部商品蒜基地”模式,深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新疆南疆等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了三年的独头蒜种植试验,并完成预期目标,将独头蒜种植产业引入到凉山州越西县。以万亩稻蒜产业园区和合作社为基础,帮助东林村等创建成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取到位各类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完善了现代农业要素,增加了村集体资产。
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因此被任命为东林村副书记、东林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下一步,我除了继续推动稻蒜轮作的上下游联动和深加工以外,将更多参与到东林村产业振兴工作中,招引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团结更多“新农人”扎根,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
做农业有前途
■刘海燕江西遂川养鸽人
我是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罗文村一位90后“新农人”,是返乡创业的一名硕士。
进入4月中旬,天气忽晴忽雨,温差也大,在外出差的我放心不下,就通过手机密切关注生态鸽养殖基地。
这是一座现代化生态鸽养殖基地,3个鸽棚里,9600多对鸽子住着暖和“空调房”,仅雇了2人,就能轻松打理。
在村里人眼里,我不爱走寻常路,两次让人感到意外:第一次是2010年高考填志愿,我想,今后做农业会有前途,就报考了江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第二次是2016年6月,硕士毕业,大多数同学选择校招和考编制,我放弃广东省韶关市农业局公务员的面试机会,回农村创业。
在读研期间,我窥见了商机:肉鸽养殖短平快,半个多月就能出栏,风险较低、回报较快,因此我决定返乡养鸽。我找到两位校友商量合伙,拿出在读大学时代理快递派送攒下的钱,2016年9月1日开始建厂房,并注册了商标,踏上我的创业之路。
场地问题解决后,下一步是解决如何饲养的问题。我很注意细节,除了吃常规的玉米、小麦等五谷杂粮,还买来板蓝根、黄芪、茯苓等中草药,辅之以山泉水;防治毛滴虫、念珠菌;从源头上切断抗生素、激素;不用鲜艳色彩去刺激……
经过不断努力,2020年,我的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申请专利26项,并以肉鸽为原料,产品扩展至休闲类、滋补类以及速食类,营业额也达到了3000多万元。
致富不忘乡里人,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脱贫户订单式养鸽,单个农户养殖数量由1500对,增加到了6000至8000对,巩固了脱贫成果,还根据资源禀赋,配合乡里,发展集鸽文化长廊、研学基地、水上漂流、餐饮业一体的旅游产业……
2022年,我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我不会就此停步,未来要带动更多“新农人”参与进来。
本报记者朱磊采访整理
喝洋墨水当“农二代”
■陈波浙江杭州浙江余杭三水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8年前,我留学归国时,并不喜欢从事农业工作。那时,中国城乡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大量农村年轻人到城里学习、工作和生活。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的一场青创大赛。一同参加比赛的年轻人展现出的回农村创业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心中燃起了回到农村做一名“新农人”的想法。
当我向父母提出成为一名“农二代”的想法时,他们坚决反对。他们对我这个喝了洋墨水回来的孩子不放心,怕我不接地气。确如父母所预料的一样,我来到公司后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我没有放弃,不断反思,让自己更加接地气,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工作改进方案。
刚到农村工作时,鸬鸟蜜梨虽能在浙江省市各级农产品评比中拿到金奖,但非常小众,也无法扩产提质。我尝试用互联网思维助推传统农企解决品牌建设、营销等一系列问题。线上,通过网购平台,探索着鸬鸟蜜梨的电商之路;线下,借助新零售渠道,让鸬鸟蜜梨直达目标客户。以前,鸬鸟蜜梨两三元一斤,还有的烂在果园无人问津,现在卖到四五元一颗,在高档超市成了“金水果”。现在蜜梨亩产值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比最初增长了2倍。鸬鸟镇果农的生活也似水分充足、清甜可口的蜜梨一样,甜滋滋的。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联系了浙江大学吴良欢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徐凯教授等团队,围绕鸬鸟镇梨园测土配方施肥、新品种开发、新型园艺技术研究、冷藏保鲜、植保、梨文化研究等课题,争取解决鸬鸟蜜梨提质增效的问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我想培养一支农业服务型专业队伍,人人会操作现代化的农具和器械。我还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创建乡创社群,以不同业态的融合为抓手,共同踏上乡村年轻人共富之路。
本报记者刘军国采访整理
让科技“植入”农业生产
■王泽生山东滨州农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年我毕业于广西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返乡种地,在我们村成了一个不小的“新闻”。
“咱村的王泽生放着好工作不干,又回来种地了。”
“泽生,到我这来上班吧,待遇很不错。”
村里人和同学们对我的“返乡”,有各种不解和疑问。但是在我看来:城市里不缺少我这样的人,但是在我的家乡却需要我这样的大学生。
在我的心里,父亲王建军一直是我的榜样。在我们当地,他是“小有名气”的种棉大户,主导注册成立农喜棉花专业合作社,引进可持续棉花项目,成为山东省首个国际良好棉花项目合作伙伴,推广种植良好棉花40多万亩,成了当地“土专家”。
但是,棉花种植技术还是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渐渐地与国家倡导的绿色农业不符。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棉花生产管理技术和棉质标准的提高,绿色农业才是发展的方向。
要发展,没有科技“赋能”就不能参与市场竞争。我从返乡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思考如何让科技“植入”农业生产。
刚开始,父亲在指导其他人棉花管理生产,我就在一旁认真听、仔细记,毕竟理论知识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区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也慢慢找到了棉花产业发展的“路径”。
2021年,由我主导的农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秦皇台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与山东理工大学对接,建设了航空科技小院,在推广棉花种植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大批新型农民。我也被任命为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常务理事。
我的“新农人”生涯才刚刚起步。今年,我正在探索生态种植、生物治虫新路子,指导农户创新棉田管理模式、深挖管理技术,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进棉花种植,最终以生态效益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李蕊采访整理
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张晓峰江苏无锡上农农业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我就回到江苏无锡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白手起家创业兴业,从蔬菜种植到农家乐再到农产品冷链配送,我和我创办的上农农业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不停转型升级,逐渐成长为本地农业龙头企业。
惠山区是一个蔬菜种植发达的地区,从我有记忆时起,大片大片的绿色田野便是最美好的乡村画面,我对乡村田野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巧的是,我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与自己从小的爱好相符合。大学四年,我勤奋学习农业知识,毕业后,毅然回乡创业,走起了农业创业发展之路。
利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我在起步阶段种植绿化苗木,挣得了第一桶金。随后,我开始转型开办天蓝地绿农庄,转型过程中我看着周边的蔬菜基地资源,深感市场潜力巨大,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蔬菜的种植、分拣、销售、配送、研发等一系列业务上,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为人们带来更多舌尖上的美味。
蔬菜采收有时间限制,运送有地域区域限制,很多地处外省市的老百姓想要购买上农的蔬菜,等送到的时候往往色泽不佳、口味受限。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们与多家技术团队走访、调研,与农科院专家取经、商讨,将目光瞄向了“冷链配送”,并将其作为上农股份的核心优势。通过成立上农蔬菜配送中心,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发展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去年,我们企业销售收入达1.3亿元,是第一批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重点培育企业,省级农产品品牌,市政府菜篮子工程。
未来,我要继续扎根乡村,让田头“放心菜”走进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白光迪采访整理
在机械化加持下
■赵银奇河南许昌建安区五女店镇农民
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见证了机械化种田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可喜变化,也让我幼年种下的“梦”发芽长大。
小时候,我喜欢光着脚在田里奔跑,帮着父亲播种、撒化肥。当时,种地确实是个力气活,种地的艰辛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但是看着一粒粒种子从发芽到成熟,收获的成就感让我打心底感到满足。
2021年,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回家种地。起初,我贷款15万元承包了100多亩地,由于缺乏规模种植管理经验和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当年种植的60亩红薯滞销。一年下来,赔了5万元钱不说,还连累家里人跟着我白忙活。
一时间,我陷入了迷茫。正在这时,建安区农业农村局及时送来了“及时雨”——农业机械部门的机械推广指导、农业部门的种子推广及生产技术。我迅速转变种地模式,走上了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种田的路子,并逐步把种植规模从当初的100多亩拓展到现在2000多亩,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在机械化加持下,种地不再是一件苦活累活。以前给农作物浇水时,需要肩扛车拉浇灌工具,一家人全部出动,一天才最多浇3亩地,现在用卷盘式喷灌机一天就能浇20多亩;以前喷雾器打药,一天最多喷10多亩地,现在坐在地头用植保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上千亩地……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田里“走走转转”,察看一下农作物长势,做一些生产规划,在需要农业机械作业时做好准备和质量监督。
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所在的合作社多次被评为“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我也多次被许昌市建安区授予“新型职业技术农民带头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打算购买大型谷物烘干设备,建设粮食储备库等设施,帮助村民提高种粮收入。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的路子,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王者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供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