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3 12:30:42 来源 : 极目新闻
火箭发射升空,变成了显示台上的一个回波信号。
(相关资料图)
吉地辽日对着精密的设备,目不转睛地追随火箭的运动轨迹,时刻监测各项运行数据。
20多年前,眼前这位工作严谨的火箭工程师还是一个连汉语都讲不利索的彝族孩子。从仰望夜空的火箭到追踪真正的火箭,为追寻心中的航天梦,他花了15年。
冲破层层桎梏,他是如何走出小山村,攻读博士、圆梦航天的?又为何“傻子”般地回到大凉山坚守?
“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潮新闻记者走进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来到吉地辽日的身边,试图揭开这样一段充满奇迹的生命历程。
而吉地辽日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励志故事。
吉地辽日正在监测航天飞行器运行数据。于诗奇摄
心中的火箭,他追了15年
远远的,一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人快步走来,挥动着手臂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
他皮肤黝黑,牙齿洁白,戴着一副半黑框眼镜,脸上总挂着笑容。工作服胸口的名牌上写着“吉地辽日”,背后印有“中国航天”四个大字。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吉地辽日的印象,一个典型的彝族小伙。
“我来帮你们拿吧。”看见记者提着大包小包的摄影器材,吉地辽日主动伸手帮忙。
踏实,是身边每个接触过他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我们一般都喊他‘吉地’,虽然他博士毕业,但就算是把日常杂务交给他,他都会踏踏实实地完成。”他的同事说,从事航天,需要的正是这种踏实的态度。
我们把吉地称作“追火箭的少年”,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追火箭”。
去年6月博士毕业后,吉地选择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在是指挥控制中心的一名工程师,担任火箭测控相关工作。
何为火箭测控?通俗地理解,就是在火箭发射后,追随火箭的飞行,实时检测火箭的状态、位置和运动轨迹等。这些测控数据对于火箭发射后续的指挥决策至关重要,能够判断火箭运行轨迹是否正常、卫星发射是否成功,以及指导火箭升空后出现异常的紧急处理。
而在从事航天工作之前,为了心中的火箭,吉地已经追了15年。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火箭升空的尾焰在天空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14岁的少年吉地,远远地望着那颗升空的火箭逐渐变成夜空里的一颗“星星”,那是他第一次看火箭。“追火箭”的情结,也许就是在那个擦黑的傍晚,刻在了少年吉地的心底。
后来,这枚火箭在吉地心里越来越闪耀。他仍记得,上高一的一个晴天,学校组织他们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从小山村出来的他,第一次亲眼看见各种高新技术装备,还有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名校的青年科技人员,以及他们身上蓬勃的朝气和才智,都深深地感染了吉地。
“我以后也想来这里从事航天事业。”那时候,他就告诉带队参观的化学老师。
“要想到这个地方,那就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就有机会了。”化学老师的这句回答,自此化作了吉地人生的路牌,指引着他不断向前。
15年后,吉地终于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名航天人的身份。心中的火箭,他追到了。
漫漫求学路,无数份坚持相加
追火箭的路有多难走?谈起吉地这一路的艰辛,他的领导和同事们几番落泪。
吉地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苏嘎村,位于高寒山区地带。一家六口人,每年的生活开支倚靠着一两头猪和几百斤苦荞。
吉地辽日一家(弟弟缺席)。受访者供图
在吉地的少时记忆中,村子出行闭塞,通往县城的唯一道路,是一条泥泞的土路。全村三百多号彝族村民里,会讲流利汉语的只有吉地辽日的父亲。
在那个年代,苏嘎村村民世代延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几乎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校。
“我的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总是倾尽所有,让我接受他所能给予的最好教育。”
75600里,是吉地9年的求学路,也是父亲用脚步丈量出的接送里程。为了让吉地学习汉语,父亲把他送到了县城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
没人走过的道路,注定是艰难困阻的。吉地父亲的做法,让周围人都很不解。吉地回忆道,父亲的姑姑曾经说要杀一头牛劝父亲把他领回家,“因为她觉得读书就是在浪费钱,杀一头牛在我们彝族属于最盛大的礼节了。”
但是,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父亲,用他宽厚的手掌,坚定地牵着吉地走过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吉地辽日与父亲。受访者供图
在吉地的童年记忆里,父亲风雨无阻的每日接送贯穿了始终。学校离家差不多有14里路,父子俩天不亮就要启程,山高坡陡。后来,父亲好不容易攒下钱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但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身泥仍是常有之事,雪天更是被刺骨的寒风冻僵手脚。
3000多天的求学岁月里,吉地曾经吃不饱饭,也曾因为穿着破旧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但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关爱、社会的帮助都像是一束光,照进吉地生命的缝隙,让他逐渐卸下自卑。
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份坚持的累加。小小的吉地不负期望,一路考上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后来上了国内数一数二的985大学,读到了博士,成了小山村里的一个奇迹。
“对于我们村来说,走出山寨都十分困难,上大学连想都不敢想,成为博士,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吉地创造的奇迹,让他的家乡——那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看到了教育的曙光,也让一个个不太富裕的农家孩子得到了力量。
“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从前不理解我去读书的村民,也感受到教育带来了人生的改变,现在整个村子的观念都在悄然变化,送孩子去上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吉地说道。
从大凉山来,回大凉山去
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吉地,深谙贫寒更须读书的道理,对于寒门子弟的艰辛更是感同身受。
2017年,吉地还在读研,但每月已有一些科研工资的他,和几位同学发起了“彝鹰”助学活动,帮助那些贫困的彝族学生。
6年来,他先后帮助过近100名学生,其中4人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我经历过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难日子,不希望看到其他孩子像我一样。”被问及原因,吉地这样说。
“好好学习,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我死也瞑目。”这是父亲曾对吉地说过的一句话。“父亲的汉语水平有限,只能说出这些不太成熟的语句,但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激励我一路奋勇向前。”
吉地辽日博士毕业。受访者供图
博士毕业后,吉地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时候,北京、西安、成都等好几个科研院所向我发出邀请。”连导师也鼓励他留在大城市发展,还亲自为他联系北京的工作单位。但吉地却对导师说:“大城市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回到家乡也许更能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从内心出发,吉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追随心里的航天梦,毅然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吉地也是学校同批毕业的19名博士研究生中唯一没有去科研院所的学生,“但我的心里不留遗憾,甚至觉得我才是那名唯一的幸运儿。”
上更好的学,去更大的城市,似乎我们早已习惯了听到这样的人生规训,但吉地却用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条更为广阔的追求自我之路。
“当多大官,物质生活多么优越,我觉得都不重要,让自己被需要,把自己的人生道路嵌入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进程,这才是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吉地说。
吉地辽日爬上雷达检测设备。于诗奇摄
逐梦苍穹,中国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整装待发”,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全面推进,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将迎来首飞……今年,中国航天奋楫再扬帆,踏上新征程。
对于未来的航天事业,吉地的心里已有了一些新期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永远只停留在操作层面,我希望未来能沉下心来做一些科研上的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航天测控的能力,这才是让我最有价值感和成就感的事。”
(来源: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