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00:03:05 来源 : 凤凰网
(资料图片)
来源:上饶日报 记者王莉
目前,德兴花桥金矿136亩闲置土地已建设成为5.9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完成发电量660余万度,实现产值286万元。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以绿定治”模式,即将绿之底色恢复起来、绿之生机激活起来、绿之价值释放出来,因地制宜盘活资源,精准施策搞活机制,推动矿山变废为宝,走出一条生态恢复、景观再造、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新路子。
创新空间融合机制,一盘棋“活绿”。科学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与乡村振兴规划等相衔接。多规融合“一图”引领,核查2355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摸清301个持证矿山和933个废弃矿山土地破坏面积、生态修复现状等详细信息,在全省率先编制《县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优先部署“两河一湖”10公里范围内和238座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22个矿山入选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完成废弃矿山修复607个。
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市场化“活绿”。注重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探索市场机制,推动生态修复从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向多元化投入、多主体参与转变。力争奖补资金促投入,2021年至2022年,争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奖补资金2580余万元,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土地整治相结合,2019年以来全市利用废弃矿山资源实施增减挂钩项目36个、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8个。深化矿权改革促投入,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国有化改革,督促企业加大矿山生态治理和修复力度。引进社会资本促投入,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打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通道。目前,已引入江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江西中煤建设集团公司等企业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预计修复废弃矿山面积达1.49万亩。
创新通道拓展机制,多路径“活绿”。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不断拓宽价值转换通道。探索推行“生态修复+新能源”,利用一些矿区面积大、遮挡少、光照好的优势,实施生态治理叠加光伏发电,实现“矿区修复创效益”。探索推行“生态修复+文旅”,依托矿区旅游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开发打造,以生态修复并联文旅产业,以文旅产业激活绿色发展。探索推行“生态修复+景观”,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进行地表景观再造,让美景重回百姓身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