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 10:11:49 来源 : 凯迪网
今年7月初,2023桂林艺术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金秋十月,桂林又将迎来一场场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彩活动及演出。
(资料图片)
桂林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戏剧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古时,桂林作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数文人墨客到此留下了“痕迹”,丰富的方言、频繁的文化交流,让桂林成为孕育戏剧萌芽的沃土。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文化人士和文化事业机构陆续来到桂林。1944年2月15日,“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开幕,90多天时间里上千名戏剧人在桂林演出了上百部戏剧,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把桂林抗战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时至今日,桂林传统戏曲曲艺哺育了一代代人,这几年也传出不少好消息,桂剧《燕歌行》荣获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桂花金奖、广西“五个一工程”奖,伍思亭凭借桂剧《马前泼水》“崔巧凤”一角摘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周彬凭借桂林渔鼓《除五瘴》选段这个节目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不仅专业团队和演员精品频出,桂林传统戏曲曲艺也活跃在社区、乡村、学校里。
近日,记者走近这群有戏之人,听听他们与戏的故事。
“打起渔鼓咚咚响,上得台来把曲唱……”7月24日早上,在秀峰区篦子园社区办公室外的空地上,一位穿着深红色旗袍的白发老人手里拿着渔鼓,正在给社区里的小学生上课,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居民驻足。
在桂林很多社区,这已是司空见惯的场景。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这些已入选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林传统戏曲直至今日,仍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以最具生活气息的形态传承着。在这其中,不得不提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是退休老人,因为爱好,他们成立了不同的团队,让桂林传统戏曲曲艺在社区中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魅力。
●社区处处是传统戏曲的舞台
7月25日早上,记者来到秀峰区秀峰街道东华社区,“天天唱”渔鼓团队的队员们正在手把手地教社区居民、小学生如何打渔鼓、如何唱渔鼓。不到两个小时,有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打渔鼓的技巧。
“天天唱”渔鼓团队2015年7月成立,队员们每周都会在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桂林渔鼓山歌传承基地——桂湖边的泰国亭进行演出,每年展演近200场。成员们平时还会走进社区、学校、乡村开展渔鼓传承活动。这个暑假,他们已经开展过或计划开展的“进社区”活动就有十几节课。
7月27日,在位于银锭路的象山区文化馆,桂林市弘扬彩调艺术团的团员们正在练习。从彩调身法训练到《王三打鸟》等桂林传统彩调曲目的排练,这群平均年龄50多岁的团员练得格外认真,不一会身上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记者了解到,十年来,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演出已近百场。
同一天,桂林鑫韵文场艺术团也在位于八桂路2号的训练场排练节目。艺术团成立已经8年,目前已经在社区、校园、乡村等地展演多达500场。
记者了解到,在秀峰区红头岭社区、七星区空明社区、叠彩区九华社区,也都有这种居民自发组建的戏曲团队,成员少则五六人,多则二三十人。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强表示,地方戏曲曲艺的发展,群众自发组织的戏曲曲艺团队起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这些以退休人员为主的群众团队在社区中非常积极,可以说,他们是传统桂林戏曲曲艺在社区传播的主力军。”象山区文化馆副馆长陈小翔说,目前象山区有十多支业余戏曲团体,“只要有需要,他们都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社区里的老年人喜欢听,年轻人也通过听戏而对这些传统戏曲曲艺有了解。”
●“玩票”玩出不少荣誉
这些活跃在社区的团队,大多因兴趣爱好而聚在一起,大多数成员没有戏曲基础,只是在学戏、唱戏中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看似“玩票”的他们,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天天唱”渔鼓团队在2017年携曲目《雷锋送钱》参加全国第三届“和平杯”曲艺票友邀请赛,荣获“双十佳票友节目奖”;2018年3月,他们又带着这一曲目受邀参加中国曲协第三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大获好评。去年,在首届桂林艺术节上,“天天唱”渔鼓团队成员参加了桂林渔鼓专场演出。
桂林市红叶艺术团在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市群众艺术馆的专业老师指导、编排下,在秀峰区文化馆的支持下排练的新编渔鼓《载歌载舞唱桂林》,新词唱出了桂林这些年的变化,在渔鼓的曲调中更有风味。这个节目代表桂林在广西第十届“多彩金秋”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这些群众团队都很好学,别看他们都有点年纪了,但他们经常到我们这要些曲谱或者专业演员的演出视频,然后通过模仿演员的唱法、身法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周强告诉记者。
秀峰区文体旅局副局长、秀峰区文化馆馆长鲁莹也说,活跃在社区的群众团队,刚开始表演的桂林传统戏曲曲艺节目质量参差不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和完善后,节目质量越来越高,引起更多老百姓的喜爱,也会得到更多专业上的认可,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动力,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对我们地方传统艺术和非遗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永不落幕的舞台
活跃在社区的群众团队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的身影。
“天天唱”渔鼓团队的负责人彭承红是“桂林渔鼓”的非遗传承人,听着山歌长大的她打小就爱唱歌,初中毕业后她进到县里的文工团工作,跟着团里请来的老师系统地学习了渔鼓等桂林传统戏曲。“可以说,唱渔鼓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我退休了,我还在唱渔鼓。每一场演出、每一次进社区,我们都认认真真对待,希望把每一次的表演做好、做精,让清澈的渔鼓声响彻八桂大地。”
徐东是我市彩调的非遗传承人,是原桂林市彩调团副团长,在40多年的工作岁月里他一直活跃在彩调舞台上。退休后,徐东发起成立了桂林市弘扬彩调艺术团,“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退休后我有时间,也有经验,就应该再为彩调的传播出一份力。”
“这些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像彭承红、徐东这些退休的专业人士,他们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仍在坚持唱戏、演戏、教戏,他们对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传承和社区戏曲水平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陈小翔说。
除了传承,那些喜欢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爱好者也因为热爱,让自己从一名“小白”成长为不亚于专业演员的表演者。
“像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这些非遗项目,全社会每个人都是非遗的传播者,而这就需要这些群众团队活跃在社区里,把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种子种在他们心里,无论以后他们是因为爱好而学戏,还是把桂林传统戏曲曲艺的文化讲给别人听,都是非遗传播的一种形式。”周强说。
“和许多艺术形式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桂林传统戏曲曲艺在年轻群体中受众比较有限,这些群众团队在通过参与文艺活动来发挥余热、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年轻群体能接触到桂林传统戏曲曲艺。”陈小翔说。
●与时代交融创新
有专家在《桂林地方戏曲曲艺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一文中也提到,桂林地方戏曲、曲艺艺术的传承,在满足新时代人们欣赏诉求和审美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鼓励创作的方式打造更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作品,以此来激发受众的兴趣,丰富桂林地方戏曲、曲艺的艺术体系。
这些活跃在社区的群众团队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都是想方设法在传统表现手法上力求创新,挤入现代观众视野。周强说,保留传统的精华,创新与融合会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到桂林传统戏曲曲艺。
“过去,桂林渔鼓以个人坐唱、说唱为主,现在逐渐发展成多角,两个人唱、多个人唱,还有伴舞,群众有所喜好,渔鼓就要有所创新。”彭承红说,“桂林渔鼓要想更鲜活,就得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接触,进而喜欢上它,所以我在去年结合时事新编了7个节目,如《网络诈骗要严防》《振兴乡村人人夸》《安全用药保健康》……配合欢快的渔鼓北路调子进行表演,大家听了就会觉得特别接地气,也传播了正向价值。我们还把渔鼓的填词编成各种短小的儿歌,让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传唱,让桂林渔鼓有了更多的传人。”
徐东所在的弘扬彩调艺术团根据桂林的旅游特点,编排了《桂林十八怪》《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小节目,在两江四湖及各社区进行演出时,这些小节目都挺受欢迎。
不仅如此,有些团队还把桂林传统戏曲曲艺与很受老年人喜欢的广场舞结合起来。红叶艺术团负责人武善融说,他们的节目《载歌载舞唱桂林》在传统渔鼓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音乐的元素,并大胆采用广场舞表演形式,更有活力,也更具观赏性,“这个节目比一般广场舞更有桂林味道,每次演出都很受欢迎。”
“这样的融合,能够让社区更多的百姓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参与其中,也让群众文化有了更多的受众。”鲁莹说。
来源:桂林晚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