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15:42:08 来源 : 光明日报
原标题:消除信息差,就业不迷茫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育沙龙】
每年就业季,总会有一些毕业生陷入迷茫。迷茫背后,是一系列的“不清楚”:有的毕业生不清楚就业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向,有的不清楚如何精准获取与自身匹配的职位信息,有的不清楚自己专业领域的就业情况,有的不清楚自己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否合适……
对就业信息的了解与否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效率、就业质量。当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业市场之间存在哪些信息差?如何弥合这些信息差,帮助毕业生提升自我认知、实现更好就业?我们特约三位专家展开讨论。
嘉宾: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申小蓉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匡校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李长安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每个组合间均需平抑就业信息差
记者: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哪些新变化、新趋势?
申小蓉:从高校毕业生人数来看,2023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就业人数达到新高。从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智联招聘等发布的相关数据,以及从各兄弟高校了解到的现实情况,高校毕业生在市场供求关系上总体保持稳定。但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呈现为供需匹配度较低;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求日益凸显,随之带来一些就业理念偏差,表现为“有业不就”“慢就业”和“懒就业”等。此外,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发展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产生较大冲击。
匡校震:近年来,全国高校都面临着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的压力,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防疫政策调整、国内需求稳步复苏、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综合叠加,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总体来看,就北京地区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稳定,整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单位就业缓慢下降,就业选择多元化;二是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考公”“考编”队伍明显扩大,毕业生更青睐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业;三是国内升学意愿明显增强,学历提升诉求强烈,近年来北京地区高校本科生国内升学率稳步上升;四是受疫情、国际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毕业生出国、出境热情持续下降;五是自由职业、自主创业保持稳定。同时,北京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近五年到西部、基层就业人数稳步上升。灵活就业已成为当下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新途径。
记者:面对这些新变化,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市场之间还存在很多信息差。据您观察,当前就业信息差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申小蓉:一是毕业生习惯于依赖高校就业部门的就业信息来源,信息搜寻路径单一。以电子科大本科毕业生为例,85%学生通过校内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从发布方到高校、从校级层面到院系、再从院系到学生,存在“信号衰减”现象,导致部分毕业生对一些就业政策、岗位需求信息等了解不够,形成毕业生与高校的信息不对称。
二是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够深入,对于学校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体系有待更深的了解,高校也没有把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同用人单位无缝衔接起来,产生用人单位与高校的信息不对称。
三是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能力、目标定位不准确,岗位认知不足,对市场形势的变化不了解,就业期望偏高、职业规划不清晰。此外,目前海量用人单位与就业市场的信息通过各类平台与渠道发布,结合毕业生需求和自身特点的精准推送不足,导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
匡校震:信息不畅通、不对称是造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的重要因素。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就业信息服务是当前求职中毕业生最需要的就业服务。搭平台、促沟通对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目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一是近年来为稳就业保就业,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社会招聘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了海量的就业信息,如果无法实现精准搜索,毕业生容易无所适从;二是在信息传送过程中,部分招聘信息无法传送到学生手中;三是就北京而言,外地赴京招聘机构、单位的招聘渠道不畅,招聘成本较高,缺乏信息集成的渠道;四是部分毕业生主动意识较差,缺少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和关注。以上都容易导致“就业难”和“招人难”并存的情况。
李长安:信息不对称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面对着海量信息,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目标,结果就是“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加大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成本,降低岗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匹配度。在面试环节,信息不对称也会加大面试官与求职者之间的沟通难度,从而降低部分求职者的成功概率。对于高校与劳动力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高校专业调整滞后,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使得专业不对口问题突出。
就业信息差易导致“岗位不足”“岗位不配”“有业不就”等错误认知
记者:以上种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哪些影响?
申小蓉:由于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对用人单位需求、岗位性质等重要信息了解不全面,部分学生产生“岗位不足”的焦虑,也有部分学生产生“岗位不配”的情绪。同时,学生对于政策性岗位缺乏了解,对于“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就业新空间了解较少。
另一方面,存在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容易形成从众心理,选择热门城市、行业和单位。事实上,每年除了各行业的头部企业,许多中小型优质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较大,因为地理位置、薪酬待遇和新兴领域等原因,它们在毕业生群体中的知名度还不够。这就形成了“热门企业挤破头,其他企业难招人”,加剧了毕业生“有业不就”的局面。
李长安:一是会增加毕业生的求职成本。面对海量招聘信息,许多毕业生不得不采取“海投”的求职方式,试图通过大量投递简历来增加求职成功的概率。由于不能实现精准投递,一些毕业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应付各种面试。二是可能会导致就业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利用信息上的优势,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人为地对招录条件进行设限,特别是在性别、户籍、年龄等方面,将某些特定群体排除在外,造成就业歧视现象。三是会降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效率。如果对海量信息不加区分地发布,表面上看起来内容非常丰富,岗位众多,但由于服务对象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实际上真正的匹配度并不高,影响就业服务的匹配率和成功率。
记者:为打破信息壁垒,各方做了诸多努力,如教育系统部署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有高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等。下一步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完善?
匡校震:教育部部署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就是为了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供更多就业信息。今年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至二级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带动高校全员深入参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春季学期以来,北京市教委指导各高校落实访企拓岗工作,各高校走访用人单位4314次,开拓就业岗位4.1万个。同时,市级层面推动政校企深度融合,以“组团”方式组织高校集体访企拓岗,将校企的“点对点”对接扩大到“面对面”,如上半年带领23所北京高校赴深圳、广州,16所高校赴四川绵阳,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受到高校、单位和地方的一致好评。
在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方面,一是指导各高校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二是发挥市级统筹协调作用,以市级名师工作室、就业指导金课、毕业生职场体验基地为载体,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咨询内容,提升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力。此外,在举办线下招聘会的同时,尝试融入现场直播,为不能到场的学生提供了解岗位和参与的机会,进一步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目前采取的这些举措是效果显著的,通过访企拓岗、政校企对接方式,上半年市级层面的招聘会、双选会场次明显增加,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和信息。不足之处在于就业信息宣传和信息送达方面。如何能更好地畅通就业信息,让信息直达学生手中,打通毕业生求职堵点,这是下一步需重点谋划、提升的地方。
李长安:毫无疑问,教育部门部署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等措施对于促进校企对接、提高大学生求职成功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不过,要建立鼓励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在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本质上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更为紧密的联系和对接。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市场急需的人才在毕业生中很难匹配到。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在坚持性质分类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除了部分以科研为主的高校,以及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专业外,绝大多数高校及专业都必须强调与市场的高度结合。在专业设置方面,突出“市场接轨、专业对口”,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适应新技术革命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加强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招生—培养”联动反馈机制
记者:进一步平抑毕业生和就业市场信息差,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申小蓉:一是高校要做好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做到访企拓岗常态化。通过加强对接、优化服务,促进用人单位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资源。
二是进一步发挥就业信息平台功能。畅通校内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网站和“大学生就业资讯”等国家微平台,用好“线上求职”这一新渠道,保持校园招聘不断线,帮助学生“足不出户”“屏对屏”落实就业。
三是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就业—招生—培养”联动反馈机制落地见效。如电子科大就业最集中的信息通信与互联网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发展变化快,学校开展“新工科”教育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就业引导。强化毕业生责任担当,引导毕业生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回应“时代之需”。同时做好就业指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有效掌握就业信息资源的能力。
匡校震:一是就业主管部门搭建好公共性、公益性服务平台,及时提供产业、行业、劳动力供求等信息。二是社会招聘平台完善现有搜索功能,提升就业信息与毕业生的精准匹配度,提高海量信息的有效性。三是畅通高校、就业服务部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纽带连接作用,加强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打通在信息传送方面的堵点,确保信息能及时、高效地传送到学生手中。
李长安:构建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消除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就业匹配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据人社部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当年全行业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各类就业服务,为526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支持。不过,当前我国的就业服务体系仍存在着信息质量较低、专业性不强、匹配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要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更多高校毕业生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考虑设立更多的细分市场,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减少信息量过大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加大宣传力度,将各种支持和优惠政策传达到每一个高校毕业生。改进城市管理的方式方法,形成就业创业友好型经济社会环境。我们相信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会逐步得到有效缓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