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03:29:54 来源 : 中国网•东海资讯
(资料图)
中铁十一局2023年新闻通讯员骨干培训班上提出:要用脚奔走、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表达,不断夯实看家本领,写出更多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一要求既饱含殷切期望,也道出了新闻写作的“真谛”。
作为一名企业通讯员,如何利用好手中的笔,耕耘好自己的“责任田”,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新闻作品?在这次新闻通讯员骨干培训中我找到了答案。
养兴趣。老一辈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到我们这一代,可能更崇尚爱一行,干一行。不管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这个“爱”都很重要。兴趣不一定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企业,有不少半路出身的通讯员,他们的共性都是对写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他们在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很多上了重量级媒体。像他们,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例子。所以,要当好一名通讯员,兴趣至关重要。
多学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提高通讯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同样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作为通讯员,还有几点关于学习的技巧。一方面要多参加培训交流。虽然培训交流不可能让你一下子就“下笔如有神”,但能让你了解到你可能不具备的东西,它或许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经历,一种历练。一方面是认真参加各种会议。不论是大会小会,总有你不了解的信息,总有你值得关注的东西,比如,领导的讲话报告,会上的交流材料,可能都会触发你的灵感,成为你的素材。
善积累。文字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新闻写作要求我们要学深理论、要常学常看、要常悟常新,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写出的东西才不会“清汤寡水”“骨瘦如柴”,才能吸引读者眼球,得到编辑青睐。要多拜素材为师,将好词好句、好段好文收藏起来反复浏览,可以改写、仿写,明白“我想要什么句子或词语”,就找相应的关键词、寻对应的金句子,或多读几遍别人的文章,学思路、学框架、学逻辑、学表达。只有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学习思考,才能把握文稿写作的“靶心”,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打开“不会写”的门。
勤修改。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仔细打磨,反复推敲。俗话说,“好事多磨。”其实好的稿子更需要多磨多改。新闻写作是一份耐心活儿、细致活儿,当立意要“新”、语句要“活”、文风要“实”;当少说空话、套话,开门见山有内容;当开头立靶子,结尾有气势;当多寻求身边人的帮助,多问一问、论一论,在众人提议、看稿改稿中删除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苍白描述,做到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才能在“头脑风暴”中将文稿写出经验来、写出能力来、写出自己来、写出感觉来,才能在“一改就亮”中激活“不愿写”的心。
会总结。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写稿子也不例外。稿子发表了,自然有其发表的道理。没发表也不要紧,多想想“为什么”。到底是标题不行,还是语言不行、结构不行。或是没有新意,新闻性不够,等等。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跟别人的比较一下,总会找到症结之所在。下次注意一下,改进一下,发表的可能性就多了一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高质量发展着的企业和优秀的前辈们给了我“知”的营养和“行”的勇气,作为一名企业通讯员,我将继续沿着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路子,守着服务读者、敬畏文字的匠心,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好自己的脚力、脑力、眼力、笔力,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