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 19:51:52 来源 : 时间视频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将微风吹过荷塘产生的景象比作“一道凝碧的波痕”。此时,清华荷塘中的荷叶碧绿青翠,为夏日减少一丝暑气、增添一份清爽。古人喜爱荷、欣赏荷,并把以莲荷为主题的纹饰大量运用在服饰、器物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中,就有装饰着莲池小景的瓷器。
【资料图】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赏瓷器纹饰“满池娇”
典藏部 袁旭
初夏有别于艳阳春,春的美在百花争艳,夏则美在万类竞绿,正所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荷花又称莲花,花期为每年六月至九月,淡雅的香气,优美的外形,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可入诗可为画,深得文人与画家的喜爱。“莲”谐音“廉”、“连”,蕴涵清廉、廉洁等美好寓意,与莲子、牡丹、禽鸟等组合,可寓意连生贵子、富贵连连等,因此以莲池为主题的纹饰,被大量使用于服饰、器物的装饰。今日邀您一起鉴赏瓷器上的莲池小景——“满池娇”。
一、精品赏析
清 雍正款青花满池娇纹瓷卧足盘
口径17.3厘米,足径6厘米,高4.2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雍正款青花满池娇纹瓷卧足盘,敛口,弧腹,卧圈足。器物通体施白釉,盘内口沿处以青花绘双圈纹,盘心双圈纹内青花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婀娜多姿的荷莲间鸳鸯在嬉戏。
卧足盘 局部
盘外纹饰由口沿处至足底,依次以青花绘行龙赶珠纹、满池娇纹。盘底卧足内,青花双圈纹内楷体署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盘为雍正官窑器,采用上等浙料,青花发色幽静且均匀。以满池娇为主题纹饰,外壁纹饰与内壁纹饰对称绘制。
清 乾隆款青花吉祥如意满池娇纹瓷盘
口径21.4厘米,足径13.6厘米,高4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款青花吉祥如意满池娇纹瓷盘,敞口,弧腹,圈足。器物通体施白釉,盘内以青花满绘纹饰,自口沿向内依次绘几何纹、卷草纹、龟背纹,盘心绘有池水、莲花、荷叶、水草、祥云。
瓷盘 局部
盘外壁纹饰自口沿向圈足依次为几何纹、卷草纹,腹部卷草纹青花双圈纹四开光内楷体署 “吉”、“祥”、“如”、“意”。盘底圈足内,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盘为乾隆官窑器,盘心是以莲池、水草为主的满池娇纹,虽无禽鸟出没,也不失池塘小景之意境。
清 嘉庆款斗彩满池娇纹瓷碗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嘉庆款斗彩满池娇纹瓷碗,敛口,直腹,近足处内敛,卧圈足。此碗通体施白釉,碗内口沿处以青花书藏文一周,碗心青花双圈纹内以斗彩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鸳鸯。
瓷碗 局部
碗外壁口沿处以青花绘行龙赶珠纹,腹部斗彩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鸳鸯。碗底圈足内,以青花篆体署“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碗为嘉庆官窑器,碗心与外壁腹部纹饰均为满池娇纹。
瓷碗 局部
碗心所绘鸳鸯一只由空中飞来,一只在池水中仰望对方,禽鸟栩栩如生、荷花摇曳多姿。碗外腹部纹饰更为生动,绘有姿态不同的三对鸳鸯,有的回眸凝视,有的尾尾相依,有的空中仰望,生动演绎了这种禽鸟你侬我侬的习性。
二、名称起源
满池娇一词的出现不晚于南宋,宋人吴子牧的《梦梁录》里描述了繁华的钱塘,记录有当地夜市售卖“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的一幕。宋人舒岳祥所写《金线草》诗中云“袅袅蜻蜓菡萏枝”,其自注:“旧时都下花工作翠花,名菩提叶,缀以蛾蝉之属。作小荷叶,名满池娇,则缀以蜻蜓茄叶之类,浮动其上。”
满池娇纹主要表现的是莲池小景,以描绘池塘的清幽风光为主题,纹饰大可为两种:一种仅在池塘中绘莲荷及水草,另一种加绘鸳鸯、白鹭等水禽,以绘鸳鸯图案居多。
图片源于网络
鸳鸯,雄为鸳,羽毛色泽绚丽,雌为鸯,体型略小于雄,羽毛为褐色,雌雄双居,匹鸟也,自古常用来比喻夫妇,象征美好爱情。东汉时期《孔雀东南飞》中写道:“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相鸣,夜夜达五更。”歌颂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唐末五代毛文锡的《虞美人﹒鸳鸯对浴银塘暖》词中云:“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滴圆荷。” 清澈池中蒲草初生,杨柳垂于水面,蜘蛛网上凝结的露水滴落到荷叶上,鸳鸯对浴在池水中,一副池塘小景犹如在眼前。将男子对恋人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元 景德镇窑青花满池娇纹花口盘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元文宗时期满池娇纹曾一度盛行,柯九思《丹丘生集》卷三《宫词十五首》中有云:“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住,御衫绣作满池娇。”较晚的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二《宫中词》写到:“鸳鸯鸂鶒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着御大明朝。”诗中提到的两种禽鸟都有雌雄偶游的习性,蕴涵夫妻恩爱的美好寓意。
文宗时期满池娇纹也大量用于青花瓷器的装饰。王朝的更迭,政治变迁,令它曾经中断,直至明清彩瓷中才又重现身影。
结语
满池娇纹施用于瓷器,自元代始至清代的构图基本相似,都以池中丛生莲花为主体,并有杂花相伴,又与禽鸟中象征忠贞爱情的鸳鸯等禽鸟相结合,诠释了夫妻恩爱、子孙满堂、世代绵延、家道昌盛的美好景象,这也是其流行至今,并深受喜爱的原因。
转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