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16:35:09 来源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
从历史上的三轮债务置换的经验看,隐债显性化是统一方式,规范债务管理、防范风险是共性原因,中央顶层设计不可或缺。今年弱区域债务置换再次提上日程,可能的形式一是继续使用限额-余额空间发行特殊再融资债,二是由中央推出新一轮置换债计划。前者阻力小但效果相对有限,后者效果好但不宜给予过高期待,目前中央救助意愿仍不强。区域性举措+局部再融资债置换概率更大,长期以时间换空间,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是必然要求。对市场而言,债务置换推进有助于降低城投风险,但具体方案和体量均面临较大变数,谨防中小机构风险外溢和局部区域城投债的估值风险。
第一轮:2015-2018 年置换债发行
【资料图】
2008 年之后,城投扩张有效弥补了地方财力,但也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隐性化、融资成本高昂、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审计署分别在2011 和2013 年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摸排。2014 年新预算法发布,正式将地方政府债务与城投债务切割。2015 年下半年,置换债发行大幕正式拉开。15-18 年间,我国置换债合计发行12.2 万亿。本轮债务置换一是奠定了地方债规范管理的基础,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债务风险。二是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提升银行资产质量,支持实体经营活动。此外直接带来地方债规模大幅扩张,重塑债市供给结构。
第二轮:2019 年建制县化债初试点
由于在第一轮地方债务置换期间,地方政府仍通过一些违规操作额外举债,形成新一轮应由政府偿还的债务,2017 年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正式提到“隐性债务”概念。2019 年的这轮债务置换主要是用剩余的置换债额度,化解一些弱区县隐性债务。从2019 年的建制县化债试点区县来看,主要集中于两种情况:一类是财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重的区域;另一类是发达区域的重债区域,通过争取一定的化债试点方案可以快速化解区域内隐性债务。总体上弱区域试点更多,可见防风险为建制县化债试点的重点目标。
第三轮:2020 -2022 年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隐债2020 年开始,部分再融资债用途发生变化,从偿还债务本金变为“偿还存量债务”,即特殊再融资债,江苏省首开先河。截止到2022 年末,全国各区域共计发行10730 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的空间来自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中未使用的部分。此外,不同区域债务限额存在调配空间,财政部可通过债务限额回收再分配平衡不同区域需求。从本轮特殊再融资债的化债脉络看,一方面,特殊再融资债对于部分弱资质区域可以提供流动性以化解隐性债务。另一方面用于一些强区域的隐债清零试点。第三轮债务置换整体规模不小,区域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债务风险。
今年债务置换的推演与启示
今年弱区域债务置换再次提上日程。展望可能的两种方式:(1)继续使用限额-余额空间,各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2)中央推出新一轮置换债计划。
对于前者,我们认为阻力最小,但效果也相对有限。后者效果立竿见影但不宜给予过高期待。一是,从2015-2018 年经验看,大规模置换债发行之前可能需要一轮全面审计。二是,目前监管层态度更倾向于“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谁举债,谁负责),中央救助的意愿看似不强。三是,置换债同样会加剧显性债务压力,受到地方政府负债率约束。今年的化债思路更可能是区域性举措+局部再融资债置换。化债为“治标”,长期来看更需治本。
风险提示:部分地方债资金用途披露不全,地方债务风险发酵超预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