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7:20:48 来源 : 文秘帮
关键词: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发展形式分析
(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教学设计这一学科被引进我国。近年来,该领域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任何创新都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创新的本质特点是原创性及其相对于创新活动目标的价值;创新需要批判性的继承,需要对所需突破的领域的全面了解、把握与反思。而地理教学设计却与理论的发展有着鸿沟,所以有必要联系教学设计的发展,对教学设计在地理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作出分析。
二、教学设计对地理教学的意义
地理教学设计是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转换为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与以经验为主要依据的传统地理教案相比,地理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策略制定的开放性;教学媒体选择的科学性。研究和推广地理教学设计,对于克服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课标地理教学设计的方法分析
1.地理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采用视觉、听觉和动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①充分发挥地图的直观作用。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求教学内容图象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①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利用电教手段制作地球上季风的季节移动的动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②化繁图为简图。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③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象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④创设寓意图。利用“苦难的母亲”、“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鱼儿变瘦了”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②继续发挥地理“三板”教学艺术。地理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板图、板画,有图有画,图文并茂的教学,能使地理课更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地理板书要布局合理、形式多样、规范端正、精炼醒目、美观完善。板图板画要做到简易而又科学,准确而又鲜明,立体而富动感。充分运用地理“三板”教学艺术,能把抽象的规律变为形象的图画,把高深的理论变为浅显易懂的现实,使鲜明的色彩、优美的造型、生动的语言浑然一体,传递信息。这样一来就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真可谓一举多得。因此“三板”教学艺术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的质量。
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完美结合。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但设置情境并不一定都要采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思路上,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而可以观察的、动手做的、该写的、该画的不能取消。例如,关于大气运动中三圈环流的教学,设计成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学生在本上边听边画,这样在教学实际中收到的效果要比教师直接把整幅图通过投影展现给学生再讲解好得多。不仅仅锻炼了读图作图能力,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再如,备火山爆发问题时,设计放一段火山喷发的电视录像,让学生欣赏一次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壮丽景观,身临其境般感受火山喷发的巨大能量和造成的危害。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用语言描述好得多。所以我们说要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完美结合,因教学内容而宜,体现地理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2.地理教学设计应关注多学科知识的联系
①地理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与地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教材内容在多处已经明显的体现出与其它知识的关联性。如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化学性质的联系;天体的相互绕转与物理学中万有引力的联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与数学三角函数的联系等等。
②设计学科间知识联系。设计多学科知识联系要针对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这一特点,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多学科知识来辅助教学。这将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横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设计讲解洋流对航行的影响时,就可以联系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历史知识。在高中世界历史课本中,关于哥伦布的远航只是简略一提。作为历史课,当然不必讲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是逆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而第二次则先顺着加那利寒流南航,再顺着北赤道暖流西航,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快得多。但是,在地理课讲洋流时就可以专讲这一点。这样设计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新鲜,能使之兴趣盎然,茅塞顿开,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扫除对地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其他学科中某些疑难问题“恍然大悟”,体验到地理学习确有所得。但设计时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切不可华而不实,无说服力,还要注意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既不可设计其他学科知识比重太大,冲淡地理教学,又不可轻描淡写,不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系统设计(ISD)研究的历史回顾——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一、二、三)[J].中国电化教育
[2]黄远志.建构主义理论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3]刘金龙.地理教学中进行学科内综合的途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4]彭海蕾.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计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8-01
地理教学设计就是在地理教学过程具体实施之前,地理教师依据相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引导,以促进学生有效地理学习为目的,针对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系统计划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创设最优环境而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系统规划与安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或程序。
一、地理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要受老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地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最近发展原则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一种是学生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学生在外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1]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前,地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的时候,学生根据初中时对气候的了解以及前面学过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结合课本内容能够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是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然而,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必须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整体设计原则
地理教学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由地理教学目标、学生、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媒体、地理教学反馈和地理教学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所组成。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树立整体观念来协调各个子系统,对地理教学设计进行整体设计,确保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最优化。
如,在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老师要树立整体观,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课标对本节的要求,认真解读课标。然后,在课标的指导下分析教材,制定三维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最后,还要进行学情分析、教法分析等,在这些都完成之后,才正式进行地理教学过程设计,这就把握了地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3.学生主体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突出理念。地理新课标中每一条标准都是针对学生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行为动词、教学建议、活动建议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计”。[2]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时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课堂中来,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如,老师在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导入设计的时候,可以以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
4.交往互动原则
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设计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两个方面,师生之间对地理问题的共同探讨形成认知互动,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产生情感的有形互动,而情感的无形互动穿插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 。”[3]在整个交往互动设计中,应把握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情感、意志、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
如老师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如海平面的上升、农业的产量及水循环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依据上述原则,提出地理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策略,从而确保地理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
1.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分析
新一轮的基础地理课程改革是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展的,那么,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准则,进行地理教材分析。因此,研读地理课程标准是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在教学设计之前,地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去解读课标,争取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应科学、合理的服务于地理教学设计。
2.细化教学目标,提高可操作性
有人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60%的时间用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管科学与否,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多么重要。因此,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地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此外,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给出了相应的行为动词,这样,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就大大提高了目标的可操作性。
3.结合学生认知,精选教学内容
地理学习内容是实现地理学习目标的载体,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要精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地理教材,但又不同于地理教材。地理教师需要对地理教材进行选择、加工,然后才转化成地理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需要。
4.梳理教学环节,确保过程流畅
一个完整的地理教学设计由地理课标解读、学情分析、地理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分析、地理教学方法设计、地理教学媒体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等诸多要素所组成,每一个要素都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不仅要仔细梳理这些教学环节,而且要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确保地理教学过程的流畅。
5.强调过程体验,落实教学评价
新课程倡导地理教学评价要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性评价把重心放在学生求知、思考探究的过程上,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各个阶段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对学生进行持续高效的指导。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评价时,要把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中,还要把它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从而把教学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地理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及遵循的原则[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0)
[2]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
[3]公土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31
作者简介:
【关键词】蝴蝶效应;地理教学设计;应用
一、蝴蝶效应的发现
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的发现。他在一次利用计算机计算天气预报的过程中,没有从头开始计算,而是中途将上一次计算的初值输入,结果造成很大的偏差,因此,他认定发现的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出现导致了混沌理论的诞生,提出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二、“蝴蝶效应”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教学系统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就成为课堂讨论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呈现出一种确定中的变动,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初始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最后成果。教师如果不掌握住初始值的变动,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最终偏离。因此,教师应在局部混沌、总体方向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对其效应进行收敛,使“蝴蝶效应”服务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最终服务于学习者。
三、“蝴蝶效应”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图1:地理教学设计流程图[2]
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案,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安排是否合理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四、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蝴蝶效应”
如图1所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决定了最终的教学设计评价。在这个体系中,学习者的需要成为了最终目的,教学目标成为了“蝴蝶效应”的初始值,它的变动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目的的实现。
(一)地理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同时又是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在短期内的评价指标可能仅仅是看到学生的成绩,但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蝴蝶效应”原理,以小见大。教师本身不能放弃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不能过分约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控制无关混沌的泛滥。
(二)地理学习内容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地理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与其周边学科的关系,都显示出它出众的整体性。
例如:
在以上关系图中,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有所纰漏都会导致最终教学目标不可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到“蝴蝶效应”可能引起的后果,在基础性的单元中为学生的学习把好关,不要将小的失误简单化。教师如果不对无关或错误的混沌及时收敛,其教学内容的最终目标也会无法实现。
(三)地理教学方法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在集体中的表现为行为仿效: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例如,一个班级,如果老师对地理不重视,就会使得与其较亲近的学生也不重视地理,继而影响到周围的学生,最后影响全班。而在一个学校中,领导对于地理的不重视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进而形成了一个怪圈。
“蝴蝶效应”对于个体而言,则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渐变,一个是良性发展。另一个是恶性发展。即学生的思想出现懈怠,对自己的要求放松,渐渐地,他会销蚀自己的斗志,导致学习成绩不良。
(四)地理学习评价策略中的“蝴蝶效应”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标准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的复杂系统中,特别是针对非线性的教学过程,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考察对某些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建构能力。
1.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评价
学生的身心发展因年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对事事好奇的阶段,而地理课程本身就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作为老师,既要分清有用与无用的信息,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发言也要予以适当的鼓励或批评,并可以对创造性发言借题发挥,由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发言引出其他的知识点。学生能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老师也能从学生那里有所启发。
2.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活动虽然大多数在学校内进行,但随着社会对教育的不断关注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必然联系,使得许多社会性因素成为进行教学评价时要考察的重要方向。[2]
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地理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只重视短期的教学目标,应该以最终学习者的需要――自身或社会对其的需要,使其产生的学习愿望――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
在当今社会,教学系统顺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演化成为了一个线性与非线性共存的整体,教学设计也在随之改变。但是,教学过程并不能仅仅只看到非线性的一面,它同时被线性因素所掌控。尤其对于地理教育这个基础性较强,联系性相当紧密的学科来讲,为了更好的强调其线性与非线性的共存,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将“蝴蝶效应”充分运用在地理教学设计中,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式达.从蝴蝶效应谈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晓慧等.教学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一、案例展示: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简介
“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这篇教学设计一共分为11个栏目,这些栏目的级别相当于我国教学设计中的“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由于“建议程序”这一栏目篇幅较长,本文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压缩,其它部分均未做修改,具体内容如表1。
二、审视思考: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特点
1.课程观念的开放性
美国地理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大课程观,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相关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如在该篇教学设计中多次要求学生从互联网和纸质媒体上搜集资料,运用写作和绘画材料解决问题。对世界历史、写作、美术、计算机等学科均有涉及,各个科目相互穿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其二,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素材。如将“课程拓展”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材料和途径。学生不仅置身地理课堂,而且还是丰富多样的综合活动课程。
2.教学目标的通俗性
美国地理教学设计中目标的表述清楚明了、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因为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目标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应注意目标表述的通俗性。只有当教学目标真正被教师内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可能会流于形式;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落实者,通俗易懂的表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感知自身是目标实践的主体,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该篇教学设计对此就有充分体现,如“采访人们关于北极和南极的印象;阐述地图以显示人们对这两个极地的印象;与全班一起讨论采访的结果”等,这些目标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并以简洁准确的语句加以呈现。这样使师生都能够很好地明确本课应达成的目标内容以及程度。
3.教学活动的层次性
教学活动的层次性是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对该篇教学设计中“建议程序”环节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其教学过程由四个程度不同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的关系如下:活动一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词汇描述两极地区,从而认识到自身对北极和南极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活动二研究北极和南极地区是教学的重点,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展开;活动三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检测,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遗漏的内容和存在的疑惑;活动四以讨论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最后还设置“课程扩展”这一栏目补充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各个教学活动之间密切关联,前一活动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出铺垫,后一活动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提升,总体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4.教学时间的灵活性
美国教学时间通常都是以小时为单位,如在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这篇设计中课时的安排是3~4小时,这是美国特色的“课段式课程表”,也是美国中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弹性课程表。其显著特征就是时间长度的非标准性、非固定性,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课, 也可以是原来课时的延长、缩短或多个课时的组合,弹性空间很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用时,提高效能。当在某一主题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时,为使讨论内容走向深入,教师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时间,而不必受严格的时间限制。
三、比较借鉴: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启示
1.更新观念,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材容量的有限性和内容的滞后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美国的地理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整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叠加。我国地理学科还是以知识取向为主的小课程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科书唯本、考纲考点唯上”的观点,着力培养“会学习的学生”,而不是“会考试的考生”;同时积极参与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建设,这些课程资源广泛地蕴藏在身边的学校、社会、自然中,如搜集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等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联系科技馆、气象台、主题公园、广播电视媒体等开发校外资源。
2.厘定方向,关注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落实
我国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注重使用正式、书面化语言,但这样表述往往空洞生硬、缺乏感染力。如同样是对“极地地区”这一内容,我国地理教师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说明自然环境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养成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的人文精神”。这样表述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并落实目标的要领;学生面对这样的目标也会感到很茫然,不能领会其内涵。当然,我国地理教学设计关注与课程目标的偶合度、注重表述的规范性和层次性等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将目标表述的通俗性与规范性、层次性相结合是今后我国地理教学设计努力的一个方向。
3.遵循规律,深化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安排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活动开展的状况深刻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我国地理教学设计中活动的设置具有数量多、关联程度不够、层次性不强等特点,大多数地理教师更多是针对具体的单个教学因子或者知识点而设置相应的活动,缺乏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例如,我国地理教师对“极地地区”这一节中“冰雪覆盖的地区”教学活动设计如下:“①范围和位置。学生活动:阅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完成下列要求;②独特的自然环境――两极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自主学习P102课文内容,同时读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风速;③代表性动物――南极企鹅北极熊。阅读图10.3“南极的暖季”和图10.4“北极景观”,结合文字体会动物对极地地区严寒气候的适应性,注意观察两地区从景观上有怎样的差别”。这三个活动的设置分别“服务”于各自的知识点,没有建立实质的联系,更体现不了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因此,如何深入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关系,从而构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4.立足实际,注意教学时间的伸缩与弹性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笔者倡导的教学过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天地。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地理素材,进行取舍、整合,按照学生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展现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笔者倡导的教学过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天地。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地理素材,进行取舍、整合,按照学生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展现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一、乡土案例教学目标整合
近些年,陕西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乡村经济、推动乡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需求,依靠乡村内在力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道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调整如下:
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们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陕西礼泉袁家村,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以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典型的、身边的案例,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提前下发“陕西礼泉袁家村旅游资源的评价”学案让学生查阅,有效地运用讨论法、案例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评价。(2)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对区域的影响。4.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式教学法。5.教学过程环节一:视频图片导入,直扣主题导入语:袁家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山水资源,十年前还是一个只有62户人家的小乡村,如今十年过去,却一跃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网红地,被称为“关中第一村”,获得“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利用陕西袁家村特色乡村旅游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环节二: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案例中的材料,思考相关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案例1: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境内,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市60多公里,距咸阳市40多公里。号称“关中第一村”的袁家村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它虽只有62户,286人,却带动了三千多人就业,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集餐饮、零售、酒吧、住宿等多种产业,仅餐饮业的日营业额已超过200万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基本上超过10亿元。近年来,袁家村打造了以关中院子典型老宅为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住宿产品,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较少的现象。简述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较少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袁家村提出合理建议。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材料,经过探究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主要原因:(1)袁家村距离西安市、咸阳市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后容易返回市区。(2)袁家村旅游主要以关中饮食和关中建筑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合理建议:挖掘袁家村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如美术写生基地等),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袁家村周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打造“唐昭陵+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拓展旅游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袁家村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概括作答并点评,最后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掌握现实中存在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评价。设计意图:以陕西乡村旅游袁家村为例,引导学生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分析袁家村游客留宿较少的原因,同时学以致用为袁家村乡村旅游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梳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案例2: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2017年年接待游客量更是达到500万人次,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1)说出2007年~2017年袁家村旅游人数变化的特点。(2)分析袁家村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后展示讨论结果。(1)袁家村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袁家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①与咸阳市、西安市距离近,客源市场丰富。②通过关中乡土方式的重启,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唤回了一代人的乡愁记忆,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吸引力较大。③高速公路、铁路、国道交通便利。④离唐太宗昭陵近,旅游资源分布较集中,集群状况好。袁家村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利条件:①袁家村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地域组合状况不佳。②袁家村旅游资源的非凡性不突出,游览价值不高。③袁家村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比如餐饮、住宿、购物、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地区的接待能力不强。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旅游规划与设计;通过对身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材料一:袁家村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形成村景合一、三产融合的乡村旅游商业模式。并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的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宜业宜居,开放多元的特色小镇。袁家村的发展就是陕西乡村旅游富民的一个窗口,乡村旅游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的不光是家庭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升华,生活面貌的改观以及幸福指数的提高。由此可见,完善的制度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保障。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袁家村旅游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有利方面:①袁家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③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④促进历史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⑤促进地区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不利方面:①旅游业的不稳定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②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涨。③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④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设计意图:运用时事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关心、了解国际和国内热点事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环节三:知识梳理,总结归纳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保护,能够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真实的情境导入、学生的自主学习等进行教学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可行性和操作性较高。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兴趣;地理思维
关注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地理学科的传统。挖掘当地地理资源,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素材进行地理教学设计,若将其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一、活用当地重大地理事件,精心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2011年春末夏初,正值高三复习迎考重要时刻,我市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情重大。在每一个学生都心系灾情的情境之下,我因势利导,把这一重大地理事件及时引入课堂,精心设计教案,有效完成了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知识块的复习。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 设计教学情境。播放我市特大洪灾的新闻视频画面,介绍近年来兰江(我市主要河流)洪涝灾害情况。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解决下列问题:
①此次洪水为何会如此之大?洪灾给我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②在此次灾害中人们有哪些行为值得反思?怎样才能减轻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学生代表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③除了钱塘江流域,我国还有哪些流域多洪涝?有哪些共同影响因素?(学生为主)
④东部季风区除了洪涝还经常发生干旱灾害,列表比较两大灾害所发生的主要分布地区、成因、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异同。(学生合作)
3 拓展:影响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从全球角度分析,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当地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水系等因素)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探究气象灾害发生的机制,引导学生把解决上述问题的思维方法引申到解决其他地区类似的问题上)教学结果表明,把学生关注的事件与教学需要联系起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关注乡土,关心身边发生的地理事件,学会从地理角度思考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学以致用。
二、借用当地特色旅游景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师对地理素材的创造性使用都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创新启示。高三复习难、难复习,学生渴望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在复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时,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乡土特色旅游景观为素材,精心设计成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亲身体念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效果。
1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洞山风景名胜区”和“诸葛八卦村风景区”两大景区,而且各有特色。你觉得哪个景区对你更具有吸引力?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情绪激动,各抒己见,自由辩论。然后要求学生梳理“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一般方法)
2 请游览过上述景区的同学谈谈是如何欣赏其中的“地下长河”(自然景观)和“诸葛八卦村”(人文景观)两个景点的?(学生交流,并归纳“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3 作业:列举出两大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分析该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不急于作答,注重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有时并不需要追求一个统一的结论,仅仅是为了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有时尽管没有讨论问题的最终结果,但是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启发。本身就是一种成果。
三、引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内容时,我也充分引用了当地的地理素材。我市是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工业产业比重高。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第一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兰溪市工业分布图”,介绍我市工业分布与发展现状。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 介绍各自家乡所在乡镇的特色工业。以我市最具特色的纺织工业(轻)和建材工业(重)为例,要求学生归纳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构建区位因素分析模式)
2 评价学生自己所在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优势区位和劣势区位,并归纳我市工业地域分布有何特点。并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特点。
3 结合地图分析影响“兰溪市农药厂”搬迁的主要因素,要求学生总结出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4 对各乡镇工业发展或工业园区建设中的一个问题(如占地多、高能耗、环境污染等)进行调查,并阐述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步,拓展:我市工业属于传统型工业(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如何调整发展方向?(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这一地理热点问题复习作铺垫)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的学习置于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最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使之产生困惑、疑问,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勤思好问。
1.新课程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海陆变迁一节中,数字星球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带入课堂,让教学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将所学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去。第二,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数字星球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通过有效融合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新型教学环境。第三,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要求,借助数字星球系统提供的图像资源,组内分析讨论,形成结论。笔者认为数字星球在体现以上三种理念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在开展立体、抽象知识教学时,进行模拟演示,进而实现学生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能够提供给学生系统本身自带的资源包,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自动获取网络资源,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PPT课件与数字星球关联进行展示,并且在学生探索、自助使用的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的欲望。
2.建构了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2篇文章主要涉及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探究模式。利用数字星球动态、立体展示教学内容、自带资源包及联网补充资料的优势,通过设计一系列有目的、分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数字星球,实现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但是,在教学思路、提问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种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徐宝芳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两案”指的是学习方案(简称学案)与教学方案(简称教案)。目前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完成了系列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案、学案、课件、story动画、球面动画。完成了基于数字星球系统地理微课程设计。第三种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支架原来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叫脚手架。其作用是在建筑房屋时起暂时支撑作用。该术语运用在教育领域,用来描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该学生给予的有效支持(支架),当学生的能力得到增长以后,就可以撤去该支架。如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一节,用数字星球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和地转偏向力,并引导学生画出来,为学生学习建立“支架”。地理教学设计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指导教师有效、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就需要建立学生学习的抓手———学案,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配合教学方案实施,而目前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缺乏学案的设计。因此,笔者认为三种教学模式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它具有完整的教学思想、设计环节,有教案和学案两大“抓手”支撑教学,目前在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已经开发出相应的案例且提出了在教案、学案、课件等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以此为基础对开展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大有裨益。
3.多种媒体配合使用。
每种教学媒体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因此需要多种教学媒体的配合使用,数字星球也不例外。12篇文章中有10篇文章将数字星球系统和其他的教学媒体结合使用。第一,与PPT结合。由于我国班级学生的容量比较大,小小的数字星球照顾不到所有的学生,如何扩大数字星球系统的传播面需要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字星球系统与PPT等结合使用,发挥数字星球的优势,利用PPT来弥补其不足。第二,与实物媒体相结合。如,在讲述大陆漂移一节时用带文字的硬纸板制成非洲和南美洲轮廓,演示大陆凹凸吻合现象,再用系统平台引导学生寻找大陆漂移化石证据、冰川擦痕证据。第三,与录播系统相结合。利用数字星球系统呈现仿真模式的功能制作微课,对适合用数字星球系统演示的专题内容进行长约5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录制微视频,最终开发一系列“数字星球系统技术与地理专题内容整合”的地理微课程资源[11]。辅助教师课中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各个媒体的配合使用中,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媒体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运用其他媒体进行演示,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充分发挥数字星球系统的多种功能。
根据使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具和学具功能;根据呈现特点不同可分为演示功能和探究功能;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分为讲授知识、科学普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功能。12篇文章均体现了数字星球的讲授功能、教具功能和演示功能,只有3篇文章运用了学具功能,3篇运用了探究功能,1篇科普功能,1篇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功能。因此数字星球的教具功能和演示功能体现较为充分,但学具功能、探究功能、科普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我们还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教学方案,用以普及地理相关知识。如数字星球自带的关于黑洞等的视频,可以用于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再者我们应看到数字星球系统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如利用数字星球系统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各大洲的代表性动植物。讲解魏格纳论证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及探究精神的培养[5]。
5.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反思不断增多。
在12篇教学设计中有3篇文章对教学设计反思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而且这3篇文章都是近两年来发表的,从而可以看出,人们正在探索如何设计出更好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2篇文章中提到了在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指导下如何开展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及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如“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很多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存在环节不完整,地理教学目标表述不准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策略与模式较为轻视,教学方法不全面等问题。”但是这些反思大多停留在教学设计本身,没有深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二、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
1.对教学设计理论认识不够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后总结、板书设计、习题设计几个方面。且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标准。一个完整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应该在形式上包括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内容上遵循每个环节的设计标准。笔者通过研读12篇文章发现,多篇文章存在赘述和缺失教学环节、教材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表述不具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混淆、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混用、教学重难点分析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教师没有按照教学理论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认识不够。
2.学生使用不充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作为使用的主体。12篇教学设计中,只有3篇文章设计了学生使用了数字星球的环节。而其他教学设计数字星球只是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具存在。学生没能锻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资料、探究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3.缺乏技术指导
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数字星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在如何选择资源、如何设计课件、如何流畅使用数字星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教学设计中针对有难度的部分加入相应的技术指导是有必要的。而在12篇教学设计中只有2篇文章提到了如何制作数字星球系统的课件。如“story及其附件设计”,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由于数字星球系统课件制作方法的更新,现在的制作方法和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及时更新我们的技术。
4.研究意识薄弱
自2008年引入数字星球系统以来,目前除去宁夏、贵州外的其他省份都已经建立了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实验室。到目前公开发表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只有12篇,由一线教师独立发表的只有两篇。虽然近两年来研究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总量还是不足。
5.设计规范不完善
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中,如何明确数字星球在本节课教学中具有其他教学媒体不具备的优势。12篇教学设计中提及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在内容选择和课堂组织上的注意事项,总结了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并提出通过记录数字星球的使用主体、次数、频率来考量其发挥的作用。在规范和评价基于数字星球的地理教学设计上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其定性和定量的指标都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关于加强基于数字星球系统教学设计研究的建议
1.加强教学设计理论学习。
多篇文章存在的教学环节缺失、教学设计内容表述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掌握不扎实。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加强教学设计的理论学习,将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设计出集科学与新意于一体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
2.强调学生对数字星球系统的运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使用的方法、探究的程序上指导学生,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更加认真细致地观察、描述数字星球。
3.完善技术指导。
数字星球作为球幕投影在制作课件上和平面的PPT有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在球幕上插入文字、图片,如何在球幕上制作动画效果以及如何实现数字星球的图像、动画、视频和PPT的链接等,我们都有必要将自己的小技巧加入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
4.提高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研究意识。
一线教师和学者应提高对数字星球的研究意识,从挖掘适合数字星球系统的教学内容到开发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教学设计及如何有效、充分、多样地利用数字星球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
5.构建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认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定性、定量指标,建立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它能够规范、指引和评价教学设计,保证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上做到科学准确且充分和有效地发挥数字星球系统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提高自身的研究意识,在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理论等的引导下进行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都是必要的。
任务分析产生于西方军事人员和企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项专门技术,其最初的理论主要来自加涅的学习论和教学论。皮连生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任务分析的结果为依据。[1]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任务分析,可以指导教师选择教学策略,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一、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任务分析的一般程序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学习类型的分类
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包括符号、事实、整体知识)、智慧技能(包括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个类别。由于中学地理中几乎不涉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表1中列举了一些例子,仅对教学目标进行其余四种学习类型的分类。
(二)根据学习类型,分析学习条件
智慧技能的学习最明显地受到作为先决条件的其他智慧技能提取的影响。通常这是一些更简单的技能和概念,当对它们进行分析时,却发现它们是新学习技能的实际组成部分。[2]智慧技能按照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每一级智慧技能的学习要以低一级智慧技能的获得为前提,这一观点就是加涅的学习层次论。
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与其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关系,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3]上位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下位观念;下位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上位观念;并列结合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与新知识相吻合的原有知识。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任务分析的案例
【课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
【教学目标】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风和陆风、山风和谷风、城市热岛环流。
(2)根据“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情况”示意图,判断热力环流的方向。
【任务分析】
学习类型: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目标:(1)属于智慧技能中概念的学习;教学目标(2)属于智慧技能中规则的学习。
学习条件:按照奥苏伯尔的理论,海风和陆风、山风和谷风、城市热岛环流是热力环流的下位观念,所以教学目标(1)的实现必须以热力环流概念的掌握为条件。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论,低一级智慧技能是高一级智慧技能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进行规则学习之前,应先掌握构成该规则的概念,这些相关概念有:等压面、热力环流。
起点能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气压强、等高线、物体热胀冷缩、比热容等知识。大气压强通常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4]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空气密度的变化会引起气压的改变。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5]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圆滑的线,这条线就是等高线。[6]等高线的概念与等压面的概念存在相吻合的关系,可以采用并列结合学习。
注释: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8.
[2][美]加涅等.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8.
[3]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8.
[4][5]彭前程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6,132.
[6]高培英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4.
[7]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