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

“我写了一本有关精确史的书,但我并不喜欢精确”

2023-07-07 17:58:01 来源 : 中国科学报

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一个寒冷笼罩的平安夜,10岁的男孩西蒙·温切斯特打开了父亲带回家的木盒。盒子里的天鹅绒托着几个高度抛光的金属块。


(相关资料图)

父亲取出最大的两块合到一起,让温切斯特拿走其中一块。温切斯特试了许多遍,发现它们贴得严丝合缝,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分离。而父亲轻轻一拧,金属块应声滑开。

身为精密机械工程师的父亲兴致高昂地解释,这种金属块的表面平滑,拼在一起时空气无法进入,平面上的分子会彼此相合,直至密不可分。

这是温切斯特第一次见到堪称“精密”的物件。那时的小男孩当然不会想到,半个多世纪后他会写一本关于精密历史的书。

温切斯特做过20多年记者,现在是一位畅销书作者,他写过30多部非虚构文学著作,出版过《教授与疯子》《天才与狂徒》等书。近些年他对“精确”产生了兴趣,他认为,人类对精确度越来越高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已然渗透于商业、科学、文化景观等方方面面。于是,他梳理了250年来人类的精密制造史,写成了《追求精确》一书。

书中有关“精确”的故事,开启于工业革命汽笛长鸣的时代。工程界公认的精密工程之父是约翰·威尔金森—— 一名在18世纪70年代制造出炮筒镗床、为英国皇家海军极大优化了大炮生产流程的铁匠。很快,威尔金森的镗孔技术与瓦特的蒸汽机相结合,批量生产出公差不及1先令硬币厚度(约0.1英寸)的圆筒形汽缸,成为现代精密制造的开端。

温切斯特穿梭在历史的记载中,在书中记录了一次又一次人类越过想象边界的时刻:步枪、钟表、舰队、福特汽车、喷气式飞机、哈勃望远镜、芯片……人类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世界,精密制造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也重塑了我们的观念。

今天,“精密”“准确”的概念已经不限于机械与仪器,而是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如出发到站分毫不差的高铁、精心称量的食材克数、细节纤毫毕现的手机屏幕……这已经是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似乎无法想象在一个不精确的世界生存。

写完《追求精确》后,温切斯特发现,人类对精确的狂热追求似乎难以止息。对完美的极致追求真的是现代人实现健康快乐的必要条件吗?是否存在一种精确和不精确的事物都能被珍视的生存方式?

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地质学系的温切斯特习惯于用双脚丈量大地,曾探访过亚洲、美洲与非洲的诸多角落,将许多尘封的故事写成书。这一次,温切斯特怀着疑问,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找到了可能性。在日本,他看到洪水将钛、钢、玻璃筑成的现代建筑摧毁,也看到手工制造的竹制品、漆器和陶瓷脆弱却鲜活。

在书的最后,温切斯特写道:当人类迷恋于精密加工和完美球面轴承的价值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接受自然秩序的同等重要性;在赞赏大规模生产可替换零件的流水线之外,尊重和珍惜人类手工艺的“不精确”与创造力同等重要。否则,“在不精确的自然界面前,一切都会衰落,无论多么精确”。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北京一个炎热的午后见到了年届八十却依然精力充沛的温切斯特,听他讲述追求精确是如何发展成现代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以及极致精确背后的隐忧。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NYMEX原油上看73.14美元 2023-07-07 17:43:34
驻日美军承认"放毒" 2023-07-07 17:30:14
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2023-07-07 17:15:45
三字经·全文 2023-07-07 17: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