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23:04:13 来源 : 互联网
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资料图】
2、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3、是为组句规则。
4、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5、是为组联规则。
6、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7、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8、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9、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10、(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11、(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12、(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13、(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14、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15、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16、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17、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18、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19、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20、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21、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22、平仄目的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
23、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24、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
25、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26、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27、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